您好,欢迎来到 i 北方网官方网站!
  • 登陆企业邮局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站
####.##.##
i北方网官方账号
当前位置:首页>克癌论坛>养生

针灸铜人:让千年前的智慧“活”起来

来源:i北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2-14  浏览:8053  字体【 【关闭】
 
2017年1月18日,我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其间,我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习近平主席在赠送仪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传统医学历时千年,而“传统”的内涵,不仅包括当今切实运用着的疗法与技术,还包含大量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周边”,它们承载了国人的智慧、文化基因和审美情趣。针灸铜人,即是其中熠熠生辉的标志之一。
铜人“前传”
提起针灸铜人,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可能大多是一尊布满针灸穴位的人体模型。但其实,不是所有与穴位有关的模型都可以被称作“针灸铜人”。
按治疗的内外而论,中医有以中药为代表的内治法和以针灸为主流的外治法两大类疗法。
对于外治法来说,首先要弄清的,就是要在身体何处施行治疗。古人为了能够将总结出的有效的治疗点位——也就是“腧穴”的位置记录清晰,除了用文字进行描述外,还想到以图画这种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呈现。
但是,图画虽然直观,仍需要多幅进行组合,才有可能把人全身各处的腧穴全面呈现。于是,古人想到更简便、更易于流传的方式:把记录腧穴的图画做成立体的模型。
在1993年四川绵阳双包山和2012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的两次考古挖掘中,工作人员分别发现了小型汉代经穴漆人像。由此,我国先人制作针灸人体模型的历史前推至约公元前2世纪。这2个古代经穴漆人像表面都附着有连续的经脉线,与《黄帝内经》的经脉循行系统部分吻合。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说明它们的实际用途,但从一并出土的医药文献、器物上可推知,其为早期针灸理论的载体。

这样的模型,是古人对针灸人体模型的早期探索,却并未冠以“针灸铜人”之名。直到北宋时期,真正意义上的“针灸铜人”才登上历史舞台。

缘起北宋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极富风雅、注重文化发展的时期。在这样的文化风气之下,制定医药行业各种标准、规范等成为大势所趋。
作为医学主流疗法之一的针灸,发展至11世纪,也已是流派众多、手法各异;而针灸体系下的经脉腧穴知识又颇为复杂,亟待规范化,以确保知识传承和医者施术的准确性。
北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宋仁宗令太医局王惟一主持官修《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并于次年主持创铸铜制针灸人形2座,是为“针灸铜人”的缘起。
《图经》的序言写道:“古经训诂至精,学者封执多失。传心岂如会目,著辞不若案形,复令创铸铜人为式。内分腑脏,旁注谿谷,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侧,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涣然而冰释。”
换言之,正是感叹于当时来自于典籍的知识难以被后人习得、牢记,因此,王惟一采用针灸铜人这样的模型形象复刻、直观映现,来传承针砭之志。由于创铸于天圣年间,这两尊针灸铜人也常被称为“天圣铜人”。
根据王惟一对当时铜人制作设计的描绘,以及后世《齐东野语》等文献的记载,针灸铜人应是外壳铜制的中空结构模型,里面有脏腑甚至骨骼。在铜人表面,有全身各处腧穴的小孔洞,旁边铸刻了腧穴的名称,体表还有经脉刻线相连。这样的设计有其特殊的缘故。

针灸铜人最初的设计目的,不仅要将经穴知识落实于可见的模型,还可供学习者观阅参照,并考验医者。根据文献记载,古时会在针灸铜人表面密封黄蜡,把体表的腧穴和经脉都覆盖起来,再在铜人中空的内部注满液体。这样一来,一个完美的针灸考试工具就准备完毕了。针灸科的学生或医者,需要用针在铜人体表找寻穴位进行针刺,如果取穴准确,便会有液体流出,也就代表被考核者合格。

失却与风靡

从古代对针灸铜人的记载可以想见,这样的器物应是非常精巧而珍贵的。也许正因如此,针灸铜人未能逃离在战乱中遗失的命运。如今,我们最古老的两尊“天圣铜人”早已下落不明。
其后四百多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更多关于官方主持的针灸铜人的铸制记录。直至公元1443年,明英宗朱祁镇看到当时遗存的“天圣铜人”已经晦暗无光,深感遗憾,于是下令按照此样貌重新铸制新的铜人,因时值正统年间,故称为“正统铜人”。
约100年后,明嘉靖时期,官方再次组织创铸铜人,一尊风格独特的“嘉靖铜人”问世。如今,“嘉靖铜人”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明代“嘉靖铜人”

不幸的是,20世纪初,“正统铜人”被俄国人劫掠,至今仍存放于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就是冬宫。“正统铜人”遭劫之后,一个新的针灸铜人被铸造出来,称为“光绪铜人”,现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珍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光绪铜人”

针灸铜人是中国医学海外传播过程中形制与意义较特殊的器物之一,自古至今传至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医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流传至日本的针灸铜人影响尤其深远。
据文献记载,明朝时,我国民间的针灸铜人已传至日本,由当时的日本赴华留学生带回日本,据传于17世纪毁于火灾。
大概也是由于这一铜人的失却,日本江户时代掀起了针灸铜人仿制与创作风潮,散落于各个博物馆的日本针灸铜人就有几十个,采用了铜铸、木刻、纸塑等多种工艺。
由于彼时“针灸铜人”的叫法已定型,影响深远,因此不论材质,类似铜人均称“针灸铜人形”或“针灸胴人形”。这些产于日本的针灸铜人和我国的铜人风格十分不同。从现存的藏品可以看出,我国针灸铜人往往体态浑圆,面目慈善安详。而日本的针灸铜人却颇似解剖模型,体形消瘦,肋骨突出,或是受到当时西学的些许影响。
2021年2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永和宫设“诚慎仁术——清宫医药文物展”,尘封许久的“嘉靖铜人”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2023年1月1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开幕,在精心遴选的500余件文物藏品之中,“光绪铜人”再次成为引人瞩目的“明星”。
在中医药文化探索创新的路上,这些可爱有趣的“针灸铜人”也许会书写出新的历史篇章。

责任编辑:李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szj@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i 北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视频举报 电话:156-047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