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翠英 /史 超

2013年12月,27岁的宋大伟从部队退伍,怀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考录到乌兰察布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成为了一名特警队员,并担任了勤务大队大队长。
2019年8月初,按照自治区公安厅关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工作部署的统一要求,经过2天的战前培训,由宋大伟带队的40余名民警前往检查站支援安保工作。
接到前往执行安保任务的命令时,宋大伟心里很忐忑,虽然从警5年来,他先后10余次深入检查站执行安保任务,但这次执勤任务对他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亲自带队主持检查站工作。
24小时绷紧安全弦
暑假期间是车辆过往的高峰期,检查站日均人流量在2万人左右,车流量达到了6000辆以上,车流量和人流量的增加,加大了工作负荷,因此第一次带队主持检查站工作的宋大伟不敢有一丝松懈。
“请您配合检查!”检查站实施二十四小时全天执勤,看似短短的6个字,民警们每天都要重复说上几百遍甚至上千遍,“不让一个可疑人员、不让一辆可疑车辆通过检查站”,这已经是检查站每个民警必须严格执行的铁律。
8月的一个雨夜,宋大伟来到检查站巡查,正好遇到特警队员们在轮班吃晚饭。为了让队员们吃好休息好,宋大伟代替队员们在卡口执勤。这时一辆黑色大众轿车突然驶入卡口,在未经安检的情况下加速闯卡通过。见此情景,宋大伟立即通知前方武警进行拦截,同时组织队员进行抓捕。嫌疑人弃车跳下路肩顺着土路疯狂逃窜,当兵出身的宋大伟奋力追捕,当逼近嫌疑人时飞身而起将其猛地扑倒。嫌疑人极力反抗,下手凶狠,宋大伟拼尽全力将其牢牢控制住,随后交给及时赶来的队员将其带回。在查验信息后得知该嫌疑人是一名在逃人员,因寻衅滋事被网上通缉。
让群众感觉到舒心和温暖
来到检查站工作,宋大伟深切地体会到这是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如何让人民群众在经过检查站时走的舒心,走的安全,一直是宋大伟思考的事情。
他每次在例会上都强调,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同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检查站设有卫生间、饮水机24小时热水供应,应急医药箱,随时为出行群众做好服务。特别是设立了应急预案,遇有危重病人、120急救车等特殊情况,开通绿色通道导行,保障应急车辆和人员快速通过。
一天上午,准备去旅游的张大爷被大巴车司机遗忘在了检查站。老人急急忙忙地在检查站四周寻找车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他所坐的大巴车。张大爷无奈之下找到正在执勤的宋大伟,见到老人神色慌张,细听老人说明情况后,宋大伟立即联系下一站民警帮助拦停张大爷所坐的大巴车,随即驾车带老人追赶大巴车,最终将张大爷安全送达。
将心比心才能够温暖人心,以情待情才能显现真情。面对人民群众的感谢,宋大伟想起一件不久前的暖心事。8月中旬,天气炎热,热心群众为检查站的执勤民警们送来4个大西瓜,慰问坚守在一线的民警。那位热心群众说:“每次经过这里,看到你们汗流浃背的在烈日下检查一辆辆过往的车辆,真的很感动。这不,给你们送几个西瓜解解暑,希望你们多注意身体。”
做一个合格的“带兵人”
“没有带不好的队员,只有不合格的‘带兵人’”,宋大伟始终用这句话鞭策自己。通过多年来的实战经验,他总结完善并细化了一套完整的勤务查控数据上报模板,极大的提高了总体数据统计与汇总工作,宋大伟作为带队领导,总是担当作为、言传身教,手把手的教授查控规范和应急技巧,确保每名上勤民警都能够以最快速度适应勤务要求,为各项安保勤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检查站的天气早晚温差大,尤其在检查站这里,可谓一天“三季”:清晨初秋模式,身着夏季执勤服的特警队员在冷飕飕的晨风中执勤;中午“烧烤模式”,特警队员都被晒成了“阴阳脸”;入夜深秋模式,特警队员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宋大伟担心队员们出现中暑或是感冒的问题,他几乎每天都守在检查站,随时关注着队员们的状况,看到有人不舒服,立即安排休息,由他亲自代替队员执勤。
一天,刚刚结束了6个小时的工作后的宋大伟正准备换岗,突然得知队员小倪的妻子得急病住院,为了让小倪能回家照顾妻子,他当即决定代替小倪执勤,连续工作了整整12个小时。
“我们的队员都比较年轻,有的刚结婚,有的刚刚做了父亲,还有的正处在热恋期。作为这次任务的负责人、队里的老大哥,我有责任照顾好兄弟们,我能做的就多做点。”宋大伟诚恳地说。“言教不如身教”,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着队员们恪尽职守、忠诚履职。
责任编辑: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