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苏和/薛永斌)“正步走、齐步走、跑步走”“压腿、踢腿、打腿”......近日,武川县可镇青山路甲1号不时传出此起彼伏的操练声,附近居民知道,特警大队的民警又开始训练了。
今年4月以来,武川县公安局特警大队创新练兵模式,紧扣实战需要、紧随工作任务、紧贴民警需求,推进实战练兵不走过场、不脱实际,队伍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训练对象求“全”,让民警愿学。
“队长们都参训了,咱们还有啥说的?”训练的抱怨声听不到了!开展实战练兵以来,按照全员参训的原则,大队的队长、教导员、副队长主动参与到每一次训练当中,训练的认真劲儿丝毫不逊其他民警。“示范是最好的带动,实战练兵只有教官和学员,没有队长。”大队长赵建强说。
训练科目求“新”,让民警乐学。
往常的训练科目侧重于体能方面,主要以队列行进和跑步为主,民警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针对这一情况,大队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后,重新制定了训练科目,增加了正压腿、侧压腿、内外打腿等韧带拉伸训练。结合巡逻防控、卡点盘查等工作任务需要,增设了扑咬控制、车内搜索、地面巡逻等警犬技术训练科目,通过增加技能方面的训练,极大激发了民警学习兴趣。
训练内容求“实”,让民警善学。
随着中、小学校相继复课,“护校安园”工作立即跟进,“护学岗”随之启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队在民警上岗前,开展“预先学”,即开展理论学习,强调注意事项;开展模拟训练,以便更好应对突发情况。在上岗时,开展“实地学”,由上岗各中队长教授站姿等动作要领,安排应对突发情况的分工协作,纠正不规范动作。在撤岗后,开展“总结学”,即在结束当日“护校安园”工作后,针对一日工作进行小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保证在下一次工作中彻底克服。“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实战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落实到工作中。”赵建强说。
训练时间求“勤”,让民警常学。
学习时间安排上,大队运用了“1+1+1”的模式,即利用巡逻防控、“护校安园”等工作日的晚上开展一次集中理论学习,利用备勤日开展一次体能、技能等战术训练,利用休息日进行一次自我巩固学习,形成了日日学习的常态化学习模式。“一勤天下无难事”,赵建强说,他相信只要民警勤学、勤练、勤思考,大队整体实战能力一定会提升。
据了解,下一步,大队将在抓好常态化实战训练的基础上,在长效上下功夫,建立相关机制,创出实战练兵品牌。
责任编辑: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