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i 北方网官方网站!
  • 登陆企业邮局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站
####.##.##
i北方网官方账号
当前位置:首页>政法在线>公安在线

​便衣警察故事——走进呼和浩特市打扒专项行动队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7-02-16  浏览:3693  字体【 【关闭】
 
记者:史重基     通讯员:云国梁
    “我们先在公交站牌前查看是否有可疑人员,等公交车开过来时,我们会走到搭乘公交车的人群中,查看是否有小偷趁着人群拥挤的时候趁机出手。”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便衣警察老李告诉记者,“防患于未然,看到可疑的人,我们最好让他们不要得手,这比市民被偷后,再将嫌疑人抓住要好。”

     呼和浩特市公交分局政委云国梁向记者介绍,“为了进一步净化首府社会治安环境,守护好百姓的钱袋子,严打扒窃犯罪,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公交分局专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打扒专项行动队,走上街头、车站、公交站点前,深入商场、超市等繁华地段,进行反扒行动。”


老米的心愿:唤醒人们的群体防卫意识
    老米不是米——
    米卫峰,48岁,他2008年从一名派出所副所长来到了公交分局任中队长,一干就是8年。在警察队伍里,人们称他老米,在扒手队伍里,也称他老米。老米个子不高,虽然已近50岁,但他追起扒手来还是健步如飞。
    每天5点多天还没亮,老米和他的队友们就爬起来了,6点多已分布在各个站点,包括较远处的金川公交车站。       老米说,“全市的公交站点有远有近,但六、七点必须得到位,因为这个点是扒窃发案的高峰期,错过了点就闹不住了。”
    长时间和扒手交锋,很多扒手都认识了他。一说老米来了,扒手都纷纷离去,不敢交锋。为了更好展开工作,老米学会了化妆,光备在车里的衣服就有好几身。帽子、口罩、眼镜、户外头套,每天都在变换着打扮,有时候甚至连身边的战友都难以认出是老米。
    “最大的困难就是取证,搜出了钱包,可找不见受害人,证据比较孤立,即使你抓住扒手,但是没有其他证据支持,案子就很难办。”老米说道:“扒窃是盗窃的一种,必须得有受害人报案,否则无法立案。一些受害者怕扒手打击报复,就选择了不报案,不配合公安民警的调查。2015年十一期间的一天,天气正下着雨,呼和浩特火车站公交站点,一位鄂尔多斯籍的大学生准备从呼市坐车回家,结果钱包被掏了。当反扒刑警将失物交到他手中,需要他配合协助调查时,他却以着急回家为由急匆匆走了。办案民警只好通过长途汽车站查询去往鄂尔多斯的车次,并驱车追赶,将失主找见。可失主死活不下车,在民警的苦心劝说下,终于答应了配合警方调查,有了失主报案,扒手才得以归案。”
    根据老米的反扒经验,盯梢时,一旦发现目标就马上把自己隐藏起来,在暗处继续盯。待扒手得手后,这时就得立即扑过去,人赃俱获。
    2015年年底,在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公交站点,一扒手作案时失手,被人发现。没掏上东西的扒手恼羞成怒,一连打了两名乘客,反扒民警发现这一情况,立即上前进行了抓捕。老米说,虽然是一起打人事件,但没有按治安案件走,而是按刑事案件走的,原因是其打人的动机和目的是扒窃。
    抓扒手危险吗?老百姓会帮忙吗?老米讲了一个案例:2015年的一个夏天,在回民区中山西路大天酒店附近的站牌,他们两个人弄不住一个20岁的扒手,在抓捕的过程中,扒手掏出来一把刀,刀已经张开,当时行人非常多。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有人喊出“抓小偷”,俩小伙儿应声而来,帮助老米他们制服了这名歹徒。
    刀已经张开,老米的队友以为老米被捅了,还好,有惊无险,是身边的群众为难之时救了他们。他们当时顾不上自己的安危,只一个意念,那就是决不能让贼跑了。
    呼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政委云国梁坦言,“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在打扒时很少有人帮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碰上了也就当看热闹,这是多数人的心理。过去看见扒手,那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没有人人喊打的日子里,反扒警察只能孤军奋战。如何唤醒人们的群体防卫意识,赢得群众的最大支持,这是我们这些反扒者的最大心愿。”
老杜:19年的反扒者
    老杜没有老米老——
    老杜大名杜卫华,今年46岁,转业军人,1997年到呼市公安局公交分局,一干反扒就是19年。
    2016年1月26日是农历腊月十七,当晚6时10分许,呼市公安局面对火车站失窃案发高峰,出动近百名便衣警察集中开展反扒行动。杜卫华带着王海等3人准备在火车站执行反扒任务。
杜卫华坐1路公交车先到,正当他下车时,发现一扒窃嫌疑人正在1路车公交站挤着上车随机扒窃一男青年左侧口袋里的手机,得手后转身准备走时,他上去从后面就将其摁倒了。此人挺壮,又翻起来了。他又将其第二次摁倒,可此时右手却被嫌疑人死死抓住拿不开。因为他背着包,里面有手铐等警械,嫌疑人是抓住他手不让他去掏手铐。
    大约相持了十几分钟,杜卫华感觉右手火辣辣的疼,他的手当时是被嫌疑人别着劲儿掰着。这是过来几名交警,帮忙将嫌疑人带到了附近的交警岗亭里。
    在岗亭里,杜卫华感到右手疼痛难忍,无名指第二关节已经不能伸展,第二关节掰断错位了。后来的医院诊断中显示,他右手无名指第二关节骨折,将会落下终身残疾。
就是这样的代价,等带回嫌疑人搜查时,却没能搜出被盗的手机,苦于没有证据,只能释放嫌疑人。
    杜卫华说,“别的公安是案子找上门来,而反扒民警是自己在找案子。一个星期、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抓不到一个扒手很正常,出去一会儿工夫就能抓住一个也很正常,跟上好几天也抓不上这也都正常,有时也是凭运气,正好碰上小偷下手偷上。”
    2014年9月份,杜卫华和杨帆等民警正在马路上巡视,看到两个形迹可疑的人骑自行车向巨海城附近的哈素海饭店赶去。三、五分钟后两人出来,骑自行车很快离去。
    杜卫华他们进去一问吃饭客人,客人着急地说,包被人拎走了,里面有1万多元的现金。杜他们随后开车就追,追了两个十字路口才将两个扒手逮住,从其中一人身上搜出了手包。
    经查,这两个年近50岁的包头人系流窜作案,准备去北京去偷,路过呼市时想刨闹两个钱当路费,结果被警察给逮住了。当准备往进送这俩人时,体检时却发现两个人都有病,一个送进了看守所,一个却因有皮肤病水肿送不进去。检察院批准逮捕时,他们只能对其办理了取保,由当地派出所落实管控。从公安局抓,到检察院捕,再到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开庭审判、宣判,他们去包头接送他就不下4趟,他有个七八十岁的老母亲也管不了他,每次提审他都是杜卫华他们掏腰包管接送、管吃,管抽,还得给他买药治病。这个案子就整整拖累了他们三、四个月,很是煎熬。
    “怎样制服小偷?”杜卫华有他的经验,那就是先发制人,先把人放倒,机灵点儿、利索点儿控制住犯罪嫌疑人,不能让他有防备。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先把他制服。
杨帆:取证更比打扒难
    反扒行动,不但是抓扒手难,要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和配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5年10月份,晚上6时许,呼市火车站华联超市路北2路公交车站点,反扒队员杨帆等3人将扒手李某某控制,李偷了一名正在等公交车的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大学生的手机。当时找见这名女失主时,准备带她走去公交分局配合做笔录时,她却迟迟不肯跟着走。
    杨帆出示了警官证,她不信;杨帆又把她领到警车旁,她不上车;女大学生用杨帆的电话拨通了她父亲的电话,并告知了杨帆的警号和所开的警车车牌号,可就是不上车。
天色已黑,如果受害人不配合做笔录,杨帆他们好不容易抓获扒手将会前功尽弃。情急之中,杨帆想到了在内蒙古财大当老师的同学,他随即给这位好长时间不联系的老同学通起了电话,电话里说明原委后,老同学和这位受害人——财大女大学生通了电话,电话里利用财大的人际圈,提到了一些老师的名字,才最终取得了这位女大学生的信任,上了警车。
    做完笔录,3个小时过去了。夜幕也滑向深夜,女大学生又叫来同学,拿着失而复得的手机,陪着她才从公交分局离去。
    杨帆,1979年生人,内蒙古警察学校毕业。2003年至2009年在呼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工作,2009年至今到了公交分局做了职业反扒民警,反扒工作已干了整整7年。
    受害人不配合可以做工作,但狡猾的扒手却软硬不吃,着实让他们这些“老反扒”头疼。
    许某某,1968年生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人。因扒窃多次被公安机关打击过。2015年8月份,呼和浩特火车站,两位小姑娘上了1路车,上车后发现手机没了,到了呼铁局站点她们下了车又跑回火车站站点找,找了大约15分钟仍没找见。她们就又坐上了1路车准备走时,看见车门处一个老汉在拥挤,凭着印象,她们一眼就认出就是这个老汉上车时拥挤过她们,她们赶紧跑下来拉住老汉问是不是他偷了她们的手机。这时杨帆等反扒队员围了过来,在老汉的身上搜出了她们的手机。
    老汉面对赃物,一口咬定是刚刚别人卖给他的。待拉回警局讯问时,老汉还是拒不承认扒窃,说是从别人手里买的。做完笔录,鉴于证据不足,只好将其放了。
    时隔不久,在呼和浩特火车站华联超市站点,许某某又偷了别人一部手机,当反扒民警从其身上翻出手机时,他却又说,是刚才捡的。这次民警不再听信他的谎言,而是通过其他证人证词等旁证将其扔进了看守所。
李百岐:传奇反扒者
    他曾破获过近百万的黄金大盗案,至今仍是破案话题里的范例。说到这个案子时,李百岐反复强调一句话,“对提供线索的人一定要保密,这是一个警察的良心,更是底线。案件的破获也很大一部分是依靠线人的足够信任。”
2010年7月份,正是中午1时许,他的一个线人传过一个信息,称呼和浩特火车站附近有3公斤的黄金首饰被盗了。李百岐不敢怠慢,迅速来到火车站的案发地点肯德基西侧的李先生饭店。受害人是阿拉善盟人,从深圳进回3公斤的黄金首饰来到呼市准备贴签,没想到吃饭的空当,3公斤黄金首饰不翼而飞。
    当时的饭店和街面上没有监控,李百岐带领队员们对周边的人一个人一个人的走访,饭店吃饭的食客,饭店门口擦皮鞋的、摆小摊的,甚至连扫大街的老太太也没有漏掉。靠着心细、下辛苦,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目击者。在多次的交流中,他通过真诚的话语、可信的举动赢得了目击者信任,并承诺绝对为其保密。案件就是这样在信任中徐徐拉开帷幕。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李百岐走访了附近的公安派出所,从大量的案卷中摸排拎包前科的人,终于找到了描述中的犯罪嫌疑人。
    一个破旧的小区里,一栋破旧的楼房,犯罪嫌疑人被堵在家里。就在楼道的一个小瓷缸中,翻去上面的破纸片,在缸底翻出了3公斤的黄金首饰,至此近百万的黄金大盗案成功告破。
说到抓捕搜查赃物的细节时,李百岐还是小有激动。当时犯罪嫌疑人说赃物在小瓷缸的中间夹层,可翻到中间夹层时却没找见,办案的民警们都慌了,难道这3公斤黄金首饰又被别人偷走了?还是案件有了纰漏?正当人们惊魂未定时,李百岐下令继续往下找,终于在缸底找见了。
    说到原因,李百岐解释,因为3公斤的黄金很重,在翻弄的过程中,是装黄金首饰的袋子顺着废纸片缝滑到了缸底,给人们制造了一个短暂的“窒息”。
云国梁   :守护平安的金盾苍狼
     就是他所在的单位,这么十几个常年不穿警服的警察,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他们日夜穿梭在公交站牌、车站机场等人流聚集区,为了一方百姓日常生活的安宁,他们每天做着猫抓老鼠的游戏。
“为使呼市反扒工作取得成效,公交分局打扒专项行动队结合实际,在改进和完善反扒工作模式上下功夫,更好地促进了反扒工作健康、长效、深入发展。”云国梁向记者说道,“在普通人眼里,反扒工作比较简单,感觉发现了扒手抓住就完事。其实不然,反扒工作是个含金量很高的“技术活”。它和破获其他刑事犯罪案件有根本的不同。其他类刑事案件可以“拉开架势”一步一步展开。而扒窃案件抓获往往就是一瞬间,机会稍纵即逝。这就要讲究一个“火候”,扒手下手偷的时候,你抓早了,他还没有得手,这你就“锅盖揭得早了”。夹生了,你处理不了他;你抓得晚了,他已经把偷上的财物转给其他扒手转移走了。这又变成“煮熟的鸭子飞了”。证据没有,同样处理不了他。”
    云国梁说,“从发案及抓获的情况看,扒窃作案人员作案时间多选择在上下班高峰期和节假日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实施扒窃,点多面广,防控难。扒窃的高峰时段集中在早上07:00-09:00,中午的11:30-14:30,傍晚17:00-19:30,公交车线上发生扒窃案件较多,繁华商业区、商场、超市主要是上午10点以后至下午下班,发案较多,而农贸市场则主要集中在上午9:00-11:00发生扒窃案件较多。特别是在周末节假日为案件高发期。”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扒窃分子,打扒专项行动队全体民警总是不能正点就餐,或者一天只能吃两顿饭,甚至是一顿饭。加上扒手都是惯犯,在抓捕过程和审讯当中往往出现自残现象,所以一旦抓住扒手,打扒专项行动队民警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持续工作十多个小时,直到把犯罪嫌疑人安全羁押在看守所后,才能就餐休息。
不经意间,你可能和他们擦肩而过而未曾相识,你不要问他是谁,但你应该知道他为了谁!
    云国梁介绍,“在开展打击扒窃犯罪过程中,公交分局打扒专项行动队队员利用“全国便衣警察联盟”微信群,随时掌握流窜作案扒窃犯罪分子的动向,有效地打击扒窃犯罪分子。同时公交分局打扒专项行动队队员自己建立微信群,时刻保持联系,互相支援,打击扒窃分子。
    打扒专项行动队还及时调取公交车监控录像,打击扒窃犯罪。
    在开展打击扒窃犯罪过程中,公交分局打扒专项行动队运用立体宣传防扒常识的方法,采取一系列“立体式”宣传,大力做好预防工作。如借助“呼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微信公众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安全防范提示、乘客自救常识等信息1000余条,并陆续发布了蒙文专刊吸引蒙古族网友的关注。关注了公交分局微信平台的群众,向公交分局微信平台发送扒手可疑人员照片200余张、各类信息或线索300条。
    公交分局打扒专项行动队督促公交车加强语音提示、公交车车载LED显示屏预防宣传,在公交车、公交站牌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在商场、车站悬挂宣传横幅,通过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传授防范扒窃犯罪常识,提高群众防范扒窃意识,震慑扒窃犯罪分子。
公交分局打扒专项行动队提示——
    “恶劣天气下,人们越得要加强自我防范。一些扒窃案的发生,很多是自我防范不够,给扒手留下了作案的机会。”打扒专项行动队的老米说,“在呼市大约有几百名职业扒手,他们经常在活动在公交站点、公交车上、火车站以及飞机场。在恶劣天气下,他们更是频繁出动,屡屡得手。因为恶劣天气下,行人忙着回家,容易放松警惕。比如下雨天,一手打伞,一手拎包,很难护住衣服兜,而这时,正是扒手作案的时机,而且容易得手。越是这个时候,反扒民警越得紧盯。”    打扒专项行动队的郝警官是一名有多年反扒经验的民警,总结多年的经验,他公布了呼市一些易发扒窃案的重点地段、时间段和易发案公交车。
    易发案公交车:青城一号线、青城二号线、4路、51路、3路、19路、56路、73路、6路。
    重点地段:万达商场公交站牌、中山西路公交站牌、旧城北门公交站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公交站牌、内蒙古医院公交站牌、火车站公交站牌、华联商场公交站牌、通达南站公交站牌、国贸商城公交站牌、南茶坊公交站牌
    时间段:7时到9时,17时到20时30分,火车东站一般是6时到7时。
    郝警官还介绍,在万达商场到中山西路沿途的公交车,这些沿途的小偷一般是年轻男女,穿着打扮都比较时髦,后背背一个大的背包。而火车站附近、国贸商城附近、华联商场附近的小偷,一般都是穿着比较破旧,手里拎个空的袋子,袋子内一般装几张报纸。市民在外出时要多加注意。

责任编辑:牧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szj@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i 北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视频举报 电话:156-047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