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i 北方网官方网站!
  • 登陆企业邮局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站
####.##.##
i北方网官方账号
当前位置:首页>深度

​《失控》书里说:混乱会产生秩序,而稳定则带来死亡

来源:(黑白先生)  发布时间:2017-03-24  浏览:3726  字体【 【关闭】
 
黑白先生    
    美国作家Kevin Kelly(凯文·凯利) 在1994年写了一本书叫《失控》,20多年后,这本书不但没有走向沉寂,反而越卖越火,以至于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捧,这本书之所以牛比,因为书中所预言的诸如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物联网.....被后来的社会发展所证实。《失控》这本书,直接影响了乔布斯、斯皮尔伯格、马化腾、张小龙(微信创始人)。在腾讯广研中心,人手两本书,一本是《乔布斯传》,另一本就是凯文•凯利的《失控》。
    凯文·凯利的《失控》援引了一个生态学观点,所谓失控不是指一个组织、一个社会在失去了控制之后陷入到混乱、无序、低效率甚至是破坏性的状态。失控理论是指在一个由多种要素无数的个体聚集起来后涌现出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的状态。在自然界里面,在某些生态当中我们看不到一个有形的管理者自上而下的管理,但一切又都管理井井有条,像蚂蚁群、蜜蜂群这样由巨量的个体构成的组织体呈现出一种高度的秩序和效率。
    举个通俗的例子,电影里经常有这样的画面,医院里抢救一个病人,最后定格在心电图上的电波成了一条直线,没有波动了,这是稳定了,意思就是死了。想一想,还真是,诸如心电图,动态中的平衡才是真的平衡,一潭稳定的死水里,则全是生态失衡中死去的尸体。生命中“变”才是根本,是自然之道。凡是存在的都会变化、凡是不会变化的是不能长久存在的。变化之道的大自然法则就像四季交替一样清晰而深刻。
    我们在工作中同样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恰如本分的工作,遵守着某种沉默的秩序,这样的好处是,我不搭理你,你也不搭理我,但都能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共同完成工作。不过,我总觉得这样的公司,毫无生机。一个人在新岗位上工作久了,就会出现怠工现象。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效率就难以提高。公司要保持旺盛的活力,必须让职员流动起来。在变化之中寻找机会寻找突破才能不断进步。
    教育也是如此,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开放的,以自我觉悟为起点,培养有独立个性,充满活力,思想自由,敢于挑战、怀疑一切不合理秩序的公民。如果教出来的是“整齐划一”、有利于控制的臣民,那么与其说是受教育,不如说是被囚禁,被扼杀。比如东方儒家文化追求的就是稳定,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君,孝顺等等。而西方文化強调自由、平等,博爰、強调个性解放激发社会活力 ,很多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 
    《失控》这本书里,关于社会的思考。凯文·凯利这样说的,“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一旦进入稳定结构,其阶层的流动必然会变慢。”社会学有三句话,希望上层永不松懈,中层永不满足,底层永不绝望。如果这三者都做到的话,这个社会就既有活力,又有秩序。反之,社会阶层太稳定是很危险的事,穷人致富无望,屌丝逆袭无门,寒门再难出学子,底层累死刚够吃。很多很多人在这种固化中绝望地失去自我,引发社会环境逐渐溃烂。所以社会最大的进步,就是不断的变。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说,“生命在摇摇欲坠中保持平衡”。我们认为糟透了的时刻,最后总会被证明只是生活本来就会有的样子。  一位科学家从火星大气层和地球大气层的比较开始说起,火星的大气中化学反应是稳定的、符合规律的,但是毫无生机。而地球的大气结构是混乱的,不稳定的。不断地在变化中生命才能生生不息,运动不止。
    凯文凯利说:“人最终命运和结局就是失控”,我特别喜欢这句话。细想就是这个道理。人真是一种神奇的生物,生前拼命拥有的一切,在死亡的失控的那一刻,却什么也带不走,带不走爱人、带不走财富、带不走权利,我们能带走的只是属于我这一生所有的故事经历。所以人生注定是孤独的,只有自己的这颗心才是自己的世界,所以一个人的时候想哭就哭,并不丢人,如果自己都压抑自己,都不放过自己,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谈到目前我们所处的世界,凯文凯利在《失控》中说:我们正在朝着一个大规模“去中心化”发展,“在一个超智能的时代,最智慧的方式将体现为控制缺失的方式。”比如,网络如同一个阵列的蜂窝,每个人都平等的不同的表达自我,在自我塌陷、自我修复中,最终汇集成一条条真理。就像在蜂群式的集体中,每一个个体都要受到周边的影响,要嵌入别人的行动之间,在一个生态体系里面运行。这个整体是没有中心,但它的创造力却是极大的。
    混乱会产生秩序,而稳定则带来死亡。失控的21世纪即将到来,“开放者赢,中央控制者输。”现代社会,不需要管理者做什么,唯一的方法就是:放权。即释放活力。活力释放多少,社会就会进步多少。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写道:“在任何社会中,只要交流和信息连接的强度适中,民主就必然会出现。在思想自由流动并产生新思想的地方,政治组织会最终走向民主这个必然的、自组织的强大吸引子。”不会有任何例外。

责任编辑:陈小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szj@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i 北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视频举报 电话:156-047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