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
【核心提示】近日,两段视频在网上流传,一段是云南昭通“所长下跪”,另一段是河南郑州“城管抽梯”。
近日,两段视频在网上流传,一段是“所长下跪”:部分人员在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围攻干警,辖区派出所所长现场下跪,喊“不能打了,给你们跪了”;另一段是“城管抽梯”:1月23日,两名工人在楼顶安装广告牌时,因属违规施工,郑州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要求拆除,并将施工现场使用的三轮车和梯子暂扣带走。随后,一名施工人员从三楼顶部顺着绳子向下滑时不慎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1月26日,鲁甸县委宣传部就24日“不法者围攻干警”一事通报称,目前有6名犯罪嫌疑人已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
经协商,郑州市航空港区综合执法局赔偿死者家属50万元,同时考虑到死者家庭贫困,补贴20万元;加上安装广告牌的公司赔偿等,合计123万元。涉事执法人员被免职、停职处理,同时涉嫌玩忽职守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郑州市公安局表示,已将违规设置广告牌企业负责人刑拘。
这两起焦点事件,均涉及一个核心:执法的尺度和人性化问题。
面对恶势力的嚣张气焰,作为执法者的所长竟然下跪求饶,真的是令人大跌眼镜。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事件的一个大背景是,中央刚刚布置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与过去的“冷、横、硬”相比,近年来,一些地方的执法人员由于投鼠忌器,深怕卷进舆论漩涡,因此在正常执法时存在“软、怕、缩”的心理,为违法者传递了错误信息,从而助长了恶势力扩张势力范围,同时损害了民众的安全感和政府的公信力。云南昭通事件即是一例。
“执法太软,起不到应有的执法效果,还容易遭受群嘲;如果执法过于强硬,又可能会增加执法成本,增加与民众的心理隔阂。”今天的《新京报》社论认为,要做到“软硬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规范执法。
其实早在2016年7月26日,针对执法不规范的种种乱象,公安部曾举办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就执法难点和困惑问题,向一线公安民警传授“绝招”,就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城管执法则是一个经常翻新的老话题,全国各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与城管执法有关的事件。除了常见的“暴力执法”,我们还先后听闻过“下跪执法”、“鲜花执法”、“美女执法”、“眼神执法”等。然而,这次郑州“城管抽梯事件”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城管的认识。
正如我以前曾写过的:“城管工作,代表的是城市市民的集体利益;商贩,代表的是个人利益。而城管的无奈之处在于:一方面要满足城市市容美化和市民出行方便的刚性要求;另一方面又难以考虑人性,总是要侵害商贩个人利益——公共与个人、社会与良心,交织在一起,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导致与城管有关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
责任编辑:张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