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i 北方网官方网站!
  • 登陆企业邮局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站
####.##.##
i北方网官方账号
当前位置:首页>深度

补课凶猛

来源:大力评说  发布时间:2018-02-07  浏览:126773  字体【 【关闭】
 
 陈利 

    【核心提示】最近收到了很多推荐补课的短信,使我意识到又到了一个补课的季节。关于补课这件事,此前也看到过很多类似文章,但是还是觉得不解渴,有一些疑问待解。比如究竟是什么使得老师、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又是什么导致了教育进入这样一种体外循环等等。

     泛滥的“教育经济”
     当前的“教育经济”,正呈泛滥之势。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小饭桌、家长学校、校服企业、教辅书销售,真的是一条龙。
    而一俟寒暑假,各种补习班满天飞。补习班大致分为三种:老师为本班学生补课、老师向社会招生、社会补习班。
    时常听到这样一个流行的解释:“老师在课上不教,然后去外面办补习班赚外快。”确实不能排除,个别老师出于私心,把教学的核心部分故意保留,而后待价而沽。但是,它算不上根本原因。
    咬牙补课型。为本班补课的,通常是语、数、英这些主科的老师。他们有的是单纯为了经济利益,有的是为了提升落后学生的成绩,也有一少部分是为了班级和学校集体荣誉。这种补课对于家长来说,是极难拒绝的,因为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不去补的话一旦老师给孩子“穿小鞋”,将来影响的是孩子的前程,所以为未来计,家长只能打牙往肚子咽。
    利益传染型。几成事实,越来越多的老师之所以在社会上办班,是源于一种传染。尽管教育部门每年都会三令五申禁止补课,也查处过很多乱办班的老师,然而,人的逐利性和攀比心决定了补课的“羊群效应”。这和医生收红包是一个道理:同为医生,凭什么你比我富裕?

    “有效”导向型。诸如新东方、小伦敦等社会补习班的火爆,恰恰是迎合了家长的心理需求,即提升成绩。“补课有效”的宣传导向可谓正中靶心,有的学校甚至会承诺提升多少分。

     以高考为司令的指挥体系
     说起教育真的是一个大话题,而补课或许只是它的一个枝叶。
     随着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自1995年——2000年这段时间,逐渐产生了较为普遍的有偿补课。
     我最喜欢“多因一果”和“复杂中国”这两个词,因为它们有一种概括的深度和思维的成熟感。
     在中国式教育这棵大树上,真正的指挥棒是高考。很显然,目前围绕这个体系的运转,产生了两个循环:除了它的正规部队小升初、中考外,还衍生出了补习班、特长班、小饭桌、家长学校、校服企业、教辅书销售等等貌似为核心圈服务的后勤部队。
     孩子一入学就进入了高考的指挥体系。学习、学习、学习,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其它,包括身体。众所周知,国家和社会一直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在愿望和现实的比拼中,前者总是会败给由学校和家长合谋的“算盘”。在这个算盘上,学校追求的是校绩,家长考量的是未来孩子的际遇。就像前文提到的“传染效应”——     你自己“素质”了,别人却比你过得好。

    不少出国回来的人都会感慨一番,国外的孩子活得比我们滋润,人家只在上午上课,下午基本上就是玩。自由地玩。日本、韩国孩子下午要上足球课;而美国孩子玩着玩着就进了NBA。若说中国足球踢不出去、断代等等表象的根源,我想与高考这根指挥棒也有关联。

     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
     前两天有一则新闻,世界上1%的超级富豪掌握了全球82%的财富。
     套用《权力的游戏》里一句经典台词:“世间没有公平,除非你是公平的裁决者。”哲学家的讨厌之处在于,总是能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人们。人生中的很多事,如果想通透了就没意思了。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中国,有两个考试是相对公平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这两项制度为普通人提供了上升的通道,可以有限度地改变贫富不均的现实,使得我们的社会避免完全“板结化”。板结化,直白的解释就是龙生龙、凤生凤,富二代、官二代、农二代,阶层不再流动,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多年来,人们一直探讨要不要取消高考,但是却又找不到一个替代它的更好的办法。尽管高考有诸多弊端,也并非最优选择,尽管有“毕业即失业”的就业难,然而就“复杂中国”的当下来说,高考仍不失为一个两利相权取其重的办法,至少它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种可能。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正在将改革推向深水区,相信必然要触碰一些敏感的区域,触碰一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范围,而诸如教改、医改这些关涉民生的重大制度安排,俨然需要更大智慧和更大勇气来做出顶层设计。


责任编辑:张弓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szj@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i 北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视频举报 电话:156-047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