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旭之
近闻,说国家发改委要对食盐取消专营,放开市场,将食盐市场化。在一个节目中,一些民众说,放开好,可以买到更多品种的盐,因为有竞争了,价格还会便宜。我相信这不是雇来的托儿,便是些愚蠢无知的人,或者是些心存不善的家伙。
食盐,每个人须臾离不开,离不开,但食用量也不大,一年一人能吃几斤盐,现在卖的盐一袋一斤装,2元上下,当今的一元钱实际成了最小货币单位,尽管还有角分。国家专营的盐,即便再穷的人,不愁没有盐吃,也不怕假盐冒充,跟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们吃一样的盐。国家专营,保障供给,人人平等,这样的盐业体制有什么不好呢?
中国盐业专营,是有历史的。盐铁官营制度从汉武帝起,两千多年了。武帝死后,大司马霍光纠集了一批贤良文学,与御史大夫桑弘羊召开了一次朝廷辩论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盐铁论》。贤良文学们说,盐铁官营,是“与民争利”,闹得国富民穷,是“民间”一大“疾苦”,果真如此吗?汉初,地方豪强势力垄断了煮盐、冶铁、铸币等工商业,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并且国内相互勾结,外与北方的匈奴暗中私通,企图颠覆中央集权制度,复辟分封制。汉文帝时期,吴王刘濞把持了海滨,大官僚邓通霸占了西山,大发横财,“富埒天子”,“财过王者”。贤良文学们所谓的“与民争利”,是打着“为民”的幌子,实者是为地方诸侯、大官僚、大豪强争利。而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正是打击和削弱这些与民争利的诸侯豪强的势力,设均输官和平准官,均输以调剂运输,平准以平衡物价。盐铁官营,不仅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支持了打击匈奴的战争,而且“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大大削弱了地方势力。桑弘羊在盐铁会议上驳斥了贤良文学们“罢盐铁,退权利”的实质,直指其利,“不轨之民,困桡公利,而欲擅山泽。从文学、贤良之意,则利归于下,而县官无可为者。上之所行则非之,上之所言则讥之,专欲损上徇下,亏主而适臣。”
意大利历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仍是在汉朝,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奏言:“民不得挟弓弩”。寿王对曰:“臣闻古者作五兵,非以相害,以禁暴讨邪也。……。愚闻圣王合射以明教矣,未闻弓矢之为禁也。且所为禁者,为盗贼之以攻夺也。攻夺之罪死,然而不止者,大奸之于重诛固不避也。臣恐邪人挟之而吏不能止,良民以自备而抵法禁,是擅贼威而夺民救也。”“弘诎服焉”(《汉书》)。
2017年1月6日,《法制晚报》报道《北京大超市买菜刀实行实名制,销量未受明显影响》,这种管制菜刀买卖,是始于五六年前的超市菜刀下架。菜刀是家居厨房必备物件,是做饭用的,而非凶器,欲用菜刀行凶者,其家是不会没有菜刀的吧。古有公孙弘想要禁弓箭,现在是管制了菜刀。
现在中国又重演汉朝对盐官营还是私营的争论。一些官员和专家以改革盐业体制的名号,将有可能成功主导盐业私有化,废除两千多年来的官营制度。
盐业是官营还是私营,都事关每个人的利益。官营的好处在于,虽然现在从盐取税已不像古代是国家税收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国家统一生产或者检验收购盐企的食盐,统一定价,专营销售,群众购买食盐,一是价格低而且统一定价,二是供应充足,三是盐品安全放心。如果没有忘记的话,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几天后,宁波发生了抢盐风波,是“市盐业公司配送中心陆续向三江、乐购、欧尚、易买得等9大超市调运食盐,市场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注:发挥的也是官营制度的均输平准作用),但“商家囤积、搭售食盐或擅自涨价的”也不少。(2011年3月18日《东南商报》)
盐业私营,放开盐业市场,果真能实现品种多、价格便宜吗?不能不知道,盐是人的必需品。我们都深切的体会到,凡是放开的行业,在市场经济里的一个普遍规律是,放开初期,私营企业都竞相用低价吸引购买,以图占领更多的市场,等到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同时在竞相压价的同时,实力大的企业挤垮实力小的企业,兼并完成之后,往往占有市场份额的是几家大企业,而市场就完全由这几家大企业说了算了,随后第一步便是涨价,用涨价挽回低价竞争时的损失,而百姓购买食盐就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了,只能买他们的食盐。再其后,垄断的几家企业便会寻机找到各种理由再一次次涨价,食盐价格只会一路走高上去。有人可能会说,国家会控制涨价。可能吗?看看我们的蔬菜价格,房价,油价,任何一个商品的价格,这些年来都是不断攀高的。中国当前严重的官商一体化,那些极力推行盐业体制改革的官员和体制内专家,其隐藏起来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将来出现的几家垄断企业而鼓噪盐业市场放开的,指望他们将来控制涨价,无异于与虎谋皮。
盐业体制改革的另一个理由说是“如果能够放开市场,让有竞争能力的生产性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那么食盐的价格就会存在很大的降价空间。”我写文章向来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不恶语骂人,但这次我不得不骂一句,说这话的人统统都是“他妈的王八蛋”。现在中盐总公司投放到市场的食盐销售价格是2元上下,再便宜能便宜到哪里去?说便宜,你自己会相信吗?这纯粹是用降价说蛊惑诱导人心,是想挤进盐业市场图谋私利罢了。
现在一些不法商家和超市,违反国家统一定价,私自胡乱提高售价,如果将来全部放开市场,将是从生产到流通直到销售,贪心不止的企业都将会一路提价。现在商家超出国家定价销售。定价尚在,监管部门已是不检查不作为,渎职了,能指望将来在五花八门、价格混乱的食盐上能有像样的监管吗?我是不信的。
还说“食盐放开,食盐产品将会丰富”。一是一个食盐,需要搞的五花八门般的丰富吗?二是国家专营企业就不能多生产几种盐品吗?真真是无耻之言!中盐总公司也搞了一些多样的高价盐品,市场上的闻腥兴奋者,是嗅到了可以通过打掉国家专营而搞所谓的五花八门的高价盐品来赚取巨额利润的。
这是群众的感受:“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市民对名目繁多的盐并不‘买账’。在家乐福超市国展店,家住静安庄的宋先生拿着一包225g的竹香低钠盐直言:‘什么盐这么金贵,才这么一小包,就要卖到6块6?我们老百姓,吃盐贵过吃米那还了得?’家住朝阳区酒仙桥的市民林小姐也说,她向来是哪种盐便宜就选哪种。她担心,现在‘平价盐’都升级到1.5元了,而且还不是每个超市都有,‘就怕以后我们越来越没得选了’。”
在北京市发改委官网公布的食盐价格,食盐品种49种,价格从1元到63.5元不等,以下是前几种常用盐的价格情况:
1、 500克复合膜装精制盐(一级) 1.0 元
2 、1000克复合膜装精制盐(一级) 1.9 元
3 、500克纸塑袋装精制盐(一级) 1.3 元
4 、400g低钠盐 2.0 元
5 、800g绿色碘盐 2.8 元
6 、400g海水自然晶盐 1.3 元
但在超市你是买不到1元盐的,超市都是大幅提价后销售。盐业没有市场化时,商家超市早已经提价在先了,将来市场化后,食盐必将跟药品一样,低价盐都要统统消失,而投放市场的将全部都是几十元以上的高价盐,而且是以我们永远搞不懂的花哨名目定高价。与药品完全一样的套路!而我相信,起码国家专营,总会向百姓大量投放低价盐来保障供应,而几十元直到最高63.5元的盐,我们完全可以不去买它。
最大的隐患,除了涨价,更主要的是安全。盐是人需要的一种特殊的必需品,它不同于食品和蔬菜,大白菜被污染有毒了,不买便是,而食盐如果有毒了,在食盐私人垄断的时候,也非买不可。尽管《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中说要“以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和供应安全为核心”,可是你会相信吗?有事实为证,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十多年了,至今毒食品遍地仍然猖獗不止。
“近日,广州警方捣毁一特大制售假盐窝点,查获假冒“粤盐”牌食用盐6.32吨。嫌疑人将工业盐不经清洁、加碘,直接加工成假冒加碘食盐,制售假盐100多吨!这些假盐上还可能沾染细菌。”(2016年12月23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
在一个十多年毒食品泛滥的国度,你会相信他们一定会来保证食盐绝对安全吗?
这是在《凤凰网》的《盐业改革全民大讨论》中的一方观点,说“如果废止‘专营制’,会导致食盐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对食盐实行专营的这些年里,食盐这一块没有出现过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以及质量方面的问题,大家用的时候,也不会有所顾忌和担心。盐一直是国家控制的,这个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尤其是涉及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行业,还是国家多统、多管一些为好。如果国家不垄断,到时那些不法商人又不知弄些什么化工原料在市场流通来坑害人民的健康。”
小小的食盐,一袋2元上下的食盐,为了谋取这点小利,都要想尽办法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放过。废止专营搞市场化,正是一分钱的利也看在眼里,贪到手里,其本性使然!如此,你们的盐是决不会给人以放心的。
与其将来私企垄断盐业,倒不如国家一直垄断下去,我相信人民共和国垄断专营是广大人民的福祉,盐业市场化,必将是人民的祸害。若不信者,吾先立此存照,以待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