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景莲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好乡村治理基础,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近年来,巴彦淖尔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导向,融合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开辟了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子,让河套大地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发展,同时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治为基 激发乡村社会新活力
“前两年家里用钱的地方多,就没交水费。实行村民自治后,我差点儿上了‘黑名单’,今年早早就把水费交了。”五原县套海镇向阳村村民刘仓说。
村民自治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坚持村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普遍、最有效的实现途径。
近年来,巴彦淖尔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位,综合考虑村落面积、布局、人口、生产关系、地缘血缘、党组织和党员等因素,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划分网格,5至15户农牧户配备1名网格员,在全市652个嘎查村划分网格4450个,实现服务农牧民全覆盖。同时,在嘎查村党组织领导下,将群众信得过、有威望的农村党员、村民代表、种养大户等农村牧区先进力量团结组织起来,积极组建村民理事会等议事协调机构,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志愿者协会、巾帼服务队等服务组织,对组内公益事业、财务支出等事项民主协商,农牧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有效提升。
巴彦淖尔还通过党建引领、组织发动,引导农村牧区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农牧民群众用身边人管好身边事,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前,全市3462个村民理事会、2781支志愿服务队、4.6万余名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到乡村治理全过程,进一步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合力。与此同时,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推行诚信村民积分管理、道德评议激励、诚信“红黑榜”等措施,规范村民日常行为。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完善基层自治制度,实现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提升群众自治能力。
法治为本 筑牢乡村治理“防护网”
“现在村里的大事小情村民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没有了遮遮掩掩,村干部们心里坦坦荡荡,抓基层工作更顺手了。”说起“三务”公开带来的变化,杭锦后旗陕坝镇的几位村支书都有这样的感受。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手段,也是乡村治理强有力的保障,充分发挥法治对于乡村治理体系的保障作用,以法治指引乡村治理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近年来,巴彦淖尔充分发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群众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巾帼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环境整治、便民代办等志愿服务,全市3.6万名网格员共帮助农牧民解决矛盾纠纷863起,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促进社会“大和谐”。同时,全面落实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将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向村民小组延伸,发挥网格员村务监督作用,对征地拆迁、集体资金管理使用等重大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及时向群众反馈公布有关情况、回应群众关切,落实群众知情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德治引领 传播文明乡风正能量
走进五原县天吉泰镇毛家桥村,一个村容村貌整齐、民风淳朴的新农村呈现在眼前。“现在村民们看到垃圾就会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村里的卫生人人都动手维护,村子啥时候都是干干净净的。”毛家桥一组组长陈春丽告诉记者。
德治具有柔性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是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才能实现乡村社会和谐发展。
近年来,巴彦淖尔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聚力运用好教育引导这个好办法,致力培育有新面貌、新思想、新作为的新时代农牧民,大力开展农牧民素质提升行动,整合党校、农牧、科技、司法等部门师资力量,经常性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和民族理论、种养技术、法律法规、传统文化等宣讲。各基层党组织依托“北疆先锋大讲堂”“党建直通车”、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流动党校等平台载体,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法规、家教家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和各类文体活动,引导农牧民讲文明树新风。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环境整治、扶贫济困等公益活动,引导农牧民讲风格比奉献。大力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干净人家、精巴媳妇、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引导农牧民比作为争先进,举办各类文化宣讲活动2460场次,评选出道德模范111人、干净人家70户、精巴媳妇50名。
乡村治理有效,则百姓安、国家稳。通过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格局,确保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制度基础和保障,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