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珍
每一条道路,都是带动城市发展的“血脉”。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首府发展目标,全力加快城区发展、提升城区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回民区在道路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通“断头路”、改造“老街路”、拓宽“瓶颈路”、畅通“微循环”,全面改善和优化路网结构,打造了以快速路网为骨架、主次干路为基础的区域立体交通体系。
谋篇布局 构筑城区路网新格局
道路是城市交通网络建设的基础和动脉。2018年至2021年间,回民区完成了24条市政道路新建与改造(含5条市级协助新建),总长度约9.6公里。其中,打通断头路11条,对200余条小街巷进行了修缮,全线贯通二环快速路回民区段,建成成吉思汗西街跨乌素图河桥、工农兵路公铁立交桥和2座生态路跨河桥,启动实施地铁一二号线、巴彦淖尔高架路、北三环快速路回民区段建设工程……巴彦淖尔高架快速路于日前集中通车,为加快推进首府“区域大联通、局部微循环、疏通拥堵点”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年,回民区把强化路网配套、提升通达能力作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打通城市内循环,方便居民出行。计划新建(打通)紫御澜庭南巷(东段)、西万达西巷、群艺馆南巷(断头路)3条市政道路;计划实施巴彦淖尔路改造提升工程北二环至北三环段,项目总长度约1公里;实施果园西路、文化宫西巷、贝尔路北街、乌兰恰特西街等5条道路的维修改造;对文化宫街、金海社区路、体育场北巷等30条小街巷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对新华西街、通道街、中山西路周边的中心区域10处雨污水管网混流混接整改;在光明路与果园西路交汇处积水点新建150米雨水管道。
一个个跳动的数字,见证着回民区道路交通的变化,同时也见证着辖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
打造“四好农村路” 织就美丽乡村“幸福网”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回民区加快推进实现“四好农村路”的总目标,生态路建成通车,向西延长一直修建到西乌素图村,东西贯通直达乌素图召,进一步打通了呼和浩特市市区连接沿山各村的方便快捷的旅游通道;绵延26.98公里的大青山井尔梁盘山公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乌素图跨河桥。2020年至2021年回民区改造了2条“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共6.613公里……条条乡村公路连片成网,构建起城乡贯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2022年,回民区将完成两条村道的提质改造工程,长度位2.1公里。回民区农村公路不断提档升级,进一步拓宽了“乡间路”、疏通了“梗阻路”。为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回民区还制定了“四级路长制”,用于做好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工作。
曾经的小乡村正不断蜕变成为美丽景区,2020年回民区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区,Y102北二环至元山子、C008北二环快速路至东乌素图被打造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发展的红利惠及每一位城乡居民,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道路绿化美化 提升城市“颜值”
道路交通,一头连着民生出行,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回民区紧紧围绕打造“环境优美、安全畅通”的路域环境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增绿添彩”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工程,全力推动美丽公路建设。先后完成原有90条道路约3.5万株行道树的养护管理工作;对新经15路、一间房回迁小区规划路等7条新建道路绿化种植乔灌木约6.8万株(丛);巴彦路(回民区段)全线6公里,绿化宽度位两侧各30米,栽植乔木6万余株,花灌木900余万丛;北三环路(回民区段)道路长度14公里,绿化宽度为两侧约各50米,栽植乔木23.3万余株,花灌木3500余万丛……
染翠着绿的道路沿线通过乔、灌、草立体种植打造成错落有致的微景观,形成简约、多彩且富于文化气息的景观廊道。行走在回民区景色宜人的城乡道路上,景随路移,变化多端,横看为画,纵观为廊,让人在心旷神怡中陶醉。便捷、绿色、高效、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已经随着回民区道路交通环境的改变实现建成。
道路交通的改变,释放出了更多发展活力,激发了回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农文旅产业加速融合、创新驱动效能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时光雕刻城市风貌的巨变。巨变,从道路交通开始。修好“民生路”才能架起“连心桥”。今后,回民区将持续聚焦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要求,加大城乡路网建设力度,不断提升道路两侧绿化、美化、亮化水平,让辖区居民感受到更多实实在在便利的同时,切实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助推回民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