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健 马兰
探寻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重集团”)春华秋实60余载的历史足迹,一个个精彩瞬间令人驻足感叹。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北重集团为国家国防事业和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北重集团充分发挥军工技术优势,助力国家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项目建设的成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实现了我国重型挤压技术的跨越发展,为高端难变形材料自主研发制造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
拿起法律武器 突破价格“围剿”
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产业转型升级……在过去十年里,北重集团依托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生产的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产品一举打破了美国、欧盟等西方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然而,还未来得及品尝成功的喜悦,北重集团便遭遇外国企业的价格“围剿”。相关产品售价接近甚至低于北重集团生产成本,导致这一投资巨大的“国之重器”自项目竣工就陷入经营困境。
是被动跟着降价掉进“价格陷阱”,还是正中对手下怀主动退出市场?这是北重集团必须用行动作出的选择。
面对跨国公司屡试不爽的“惯用伎俩”,北重集团拿起法律武器,提起反倾销诉讼。2014年5月9日,国家商务部发布仲裁公告,认定外国公司倾销成立并向其征收反倾销税。
从2014年5月10日商务部立案调查,到2015年5月9日终裁公布,北重集团通过法律途径打破了外方在我国P92钢管市场的主导地位,将美国、欧盟、日本的众多企业纳入制裁范围,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5年政策保护期,提升了我国特种钢产品的市场话语权。
科技赋能 智造蝶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北重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科技引领,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大量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实现特种钢产品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创新,在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北重集团依托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布局了从应用创新到关键技术突破再到基础研究的完整创新链路,厚植迸发活力的“创新土壤”。
十年来,随着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工艺的完善成熟和产能释放,北重集团成为我国超超临界电站四大管道用P92钢管唯一供应商和630℃、650℃、700℃等新一代电站用大口径管材研发的排头兵,瞄准大规格高合金耐热钢、不锈钢、高温合金、钛合金、超细晶镁合金等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关键材料,研发高附加值产品。
2020年,北重集团依托中核霞浦项目,联合中核原子能院、久立特材等,推动TP316H不锈钢工艺改进和国产化制造,巩固P92产品国内市场主导地位,以替代进口为目标,打通进入印度重工及海外电力投资集团的营销渠道,并实现批量生产,标志着北重集团成功迈入核电用高端不锈钢供应商领域,填补国内空白。
回顾过往,北重集团实现的每一次跨越、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改革创新的结果。
十年来,北重集团锚定“高、精、特、优”发展方向,坚持以技术为引领、以工艺为支撑、以产品拓市场,进一步夯实特种材料核心技术基础。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打造高端厚壁无缝钢管引领者、特种材料制造创新推动者和高端模具钢提供者,跻身中国兵器民品“小巨人”和“单项冠军”行列,迈出坚实步伐。
乘“一带一路”东风 亮“中国制造”品牌
随着国内电站建设投资增速大幅下降,火电行业全产业链呈现微利态势。为适应“新常态”,北重集团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动特钢产品转型升级。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北重集团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北方重工”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赢得海外市场认可,高端厚壁无缝钢管国际化经营之路越走越宽广。
特种钢坚持走“高、精、特、优”的发展之路取得明显的成效,海外订单的签订更让北重人信心大增,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继续寻找发展机遇。
借助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帮助,北重集团以超超临界项目四大管道国产化为契机,持续推进P92高端管材在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等央企的“北重化”进程,拓展了央企合作空间。
一笔笔订单相继签订,2022年,源源不断的新订单延续高光时刻,北重集团再次撑起了特种钢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