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洋
今年6月,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希日塔拉街道花园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施工期间,社区居民邓国忠和邻居们一有空就到施工现场看看,充当义务“监督员”。邓国忠说:“老旧小区改造是我们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最关心的民生项目。看着小区一天天的崭新变化,我们心里高兴。我们经常到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和质量,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上报给社区,社区书记会第一时间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有温度的民生工程,与群众生活舒适度、幸福感密切相关。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赵艳霞说,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的工程中,得到了社区群众的大力支持,接下来,社区也将不断落实小区改造到哪里,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一起议”“一起解”“一起管”,继续加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民生工程保驾护航。
针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短板,在改造过程中,希日塔拉街道因地制宜,制定详细的“菜单式”改造内容,并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原则,采取街道党员干部包小区、社区党员干部包楼栋、居民党员包“重点户”的工作方法,建立完善改造小区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业委会作用,积极落实居民参与改造全过程监督机制,特别是针对老旧小区改造涉及的违建、室内立管等问题,第一时间入户征求居民意见,做好宣传引导、政策解释工作,主动争取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和违章建筑拆除等工作的支持,确保工程按照时间节点和既定计划尽快推进,多角度满足群众对提升居住品质的新要求,切实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改”到百姓心坎上,把民生工程做成群众满意工程。
心系百姓冷暖、增进民生福祉,是锡林郭勒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直以来,锡林郭勒盟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着力点,聚焦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锡林郭勒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扎实履行兜底保障和帮扶救助责任,救助保障政策更有力度。出台一系列实施意见、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地方社会救助认定条件,适度拓宽了对象范围,实现社会救助“异地申请”。兜底保障基础不断夯实,十年来,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798623人次、城乡特困供养20096人次。救助帮扶更加精准,协调382万元资金帮助太仆寺旗和正镶白旗两个嘎查村开展集体经济壮大、人居环境治理等工作。对全盟2794名脱贫人口实施渐退帮扶,易返贫易致贫2100人纳入日常监测范围。
走进锡林浩特市杭盖街道呼格吉勒社区汇德国际小区的杭盖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这里面积约1000平方米,老年书画吧、棋牌室、阅览区等功能区域应有尽有。在悠扬的轻音乐映衬下,无论是各类人性化设施,还是细节感十足的挂画摆件,都显示出居家生活中才有的温馨。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切实履行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责任,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设施水平。投入资金近10亿元,建设投入使用7所养老机构,推动6处在建养老服务项目,全盟特困供养机构16所,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同时,锡林郭勒盟不断探索推进牧区养老建设,2014年开始锡林郭勒盟推进牧区养老服务建设,到2021年全盟已运营6家牧区养老园区,建设中牧区养老园区3处,全部建成后,基本实现牧区养老全覆盖,可满足18%的牧区老年人集中养老问题。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项目,引进民间资本,建设医养结合的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温泉养老院,成为锡林郭勒盟引进民间资本搞养老的新模式。稳妥推进居家社区养老建设,2021年以来,争取资金3000万元建成居家养老服务设施33处,创新开展托老服务,成为“全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样板间”。
锡林郭勒盟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全力以赴解民困纾民忧,奋力勇担补齐提升社会事务服务短板弱项责任,全面启动“殡葬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2021年以来,争取资金5851.6万元,全面加快殡仪馆、公墓项目建设,填补镶黄旗、正蓝旗2处殡仪馆空白点。创新提出“‘五变’原则”,即“硬变软”“大变小”“立变卧”“黑变黄”“多变一”,启动违建墓地整治攻坚战,在全区率先完成整改任务。扎实做好儿童福利工作,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锡林郭勒盟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西乌珠穆沁旗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太仆寺旗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3个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牌子,10个旗县整合资源筹建未保中心。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工作,推进婚俗改革试点,结合全盟各地区经济、人口、民俗等特点,将多伦县定为锡林郭勒盟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全面启动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跨省通办”业务,为残疾人提供便捷、精准、高效的民生服务。
扎实履行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责任,指导修订村规民约。按照“一村(居)一策”的思路,指导全盟1015个嘎查村(社区)因地制宜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牧区振兴和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形成生态殡葬习俗等纳入村规民约。推动社区网格化建设,积极对接盟委组织部、政法委等部门,对各旗县市(区)网格化建设和网格员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完善基层阵地建设,近年来,针对嘎查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农村牧区社区试点建设共投入资金1367万元,支持全盟12个旗县市(区)嘎查村(社区)建设,完善基层阵地,提升服务水平。
这是温暖人心的时代答卷,十年,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老百姓的“安家梦”“宜居梦”“小康梦”织就成了“幸福梦”;十年,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民生成就,共同汇聚成不断上扬的幸福曲线,展现出百姓越来越好的崭新生活。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锡林郭勒盟将继续通过政策创制、机制创新、服务创优,构建起制度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服务更加贴心,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民生事业体系,顺应百姓期待,守好民生底线,体现民生温度。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