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i 北方网官方网站!
  • 登陆企业邮局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站
####.##.##
i北方网官方账号
当前位置:首页>龙头企业

征途是星辰大海 脚下是泥土芬芳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3-05-04  浏览:18850  字体【 【关闭】
 
01
“农民朋友好!现在,我们是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我手里拿的这个胡萝卜,是国内培育出的最优的胡萝卜品种‘中誉1749’,它不仅节水50%以上,且生长期缩短15天,超越了进口品种……”5月3日,一位头发花白、大家都称“关老师”的主播正在抖音平台认真地介绍着,他就是关慧明。
关慧明,全国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劳动模范,乌兰察布市新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也是乌兰察布市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的负责人。
他说:“我的梦想是把良种国产化,把绿色技术推向全国。如果能完成,我这辈子就算完成任务了。”
02
他是中国种业“卡脖子”技术的攻关者,也是农业提质增效的躬耕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关慧明介绍说:“前些年,我们日常吃的西红柿、甘蓝、胡萝卜、西蓝花、菠菜等蔬菜种子几乎全部是外国的。”
针对全区乃至全国蔬菜良种靠进口、价格高的问题,2008年,关慧明根据乌兰察布气候冷凉、无霜期短、多风少雨等地域和气候特点,提出了“开发冷凉资源,发展冷凉蔬菜”的建议。
将乌兰察布市气候冷凉这个短板变成得天独厚的种植资源,这一建议得到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赞赏,成为了行业内新的重大科学研究领域,并被科技部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
“发展中,遇到很多问题我们解决不了,怎么办呢?我就找到了蔬菜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方智远院士。他很肯定我的工作,嘱咐我说‘你干的是对的,就照这个路走’。我们俩仅见了一面,就商议决定,在乌兰察布成立一个全国第一个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关慧明说。
为了摆脱对国外蔬菜种子的依赖,解决种子“卡脖子”的难题,关慧明和他的团队在方智远院士的带领下,不惧新品种培育周期长、难度大、失败率高的风险,攻克一个个难关,在培育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虫耐旱的蔬菜品种上下功夫,加快了蔬菜良种国产化步伐。
“之前进口冷凉蔬菜种子,一亩地种子平均价格在七八百。自从我们有了自己的种子,就拿中甘628来说吧,一亩地的种子只要75块钱。”
统计数据显示,关慧明带领团队近年来共引进筛选新品种848个,在全国推广新品种100万亩。
跟着关慧明种菜的兴和县曹四夭村民自豪地说:“现在我们的蔬菜走得远了,北京、山东……我们的洋葱还出口韩国!”
农安天下,种为基石。
“下一步,工作站将抓紧开展胡萝卜、西兰花的良种培育,争取3至5年实现国产化,用更短的时间攻克核心技术,使更多的蔬菜良种尽快实现国产化,将蔬菜种子的自主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03
他是实验室里潜心求索的科研人,也是田间地头播撒希望的新农民。
把时间放在地里,把农民装在心里。38年来,对农村、农民、设施农业,关慧明倾注了全部心血。
白天在实验田里做试验,晚上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他的常态。
关慧明介绍:“2017年攻克‘四虫两病’防治世界性难题,2020年又研发出能有效解决根结线虫防治国际性难题的GC20-1(线虫平1号)生态制剂,攻克‘根结线虫害’国际性难题,仅此一项就可为农民节省线虫防治成本90%。”
面对书本上没法解决的技术难题,他就自己开辟试验田、建起实验室,自立项目自费研究。
每年都有300多天在田间地头为菜农服务,培训10多万人次,义务现场指导近20万人次。
让他自豪的是,他与最早认识的一批农民一起,成为了乌兰察布地区设施农业的开创者。
在关慧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业工匠”们把实验室搬到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好种业翻身仗,推动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真管用,打通了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放眼全国,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再到江南鱼米之乡,新农人、新农技扎根田间,希望的田野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人扛牛拉”到“机器耕种”,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各地的农业工匠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让农民种地用上“金扁担”,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化肥农药零增长、绿色科技染绿田畴,促使更多农民搭上增收致富的科技快车。
这是科技创新的力量,这是科技兴农的责任,这是科技报国的情怀。
04
他是鞠躬尽瘁的燃灯者,也是不停奔跑的追梦人。
周边的农民技术员和蔬菜产业户时常带着患“疑难病”的菜苗登门求诊,无论多忙,关慧明都放下手上的活儿,耐心解答。
为农村送药,汽车翻入了深沟,他受了重伤,昏迷两天才苏醒。
刚刚做完阑尾手术,第二天就忍着疼痛,平躺在车上,赶到现场帮助农民解决难题。
……
“我的技术来自农田,就要还给农民。”关慧明用一辈子的时间来践行自己的诺言。
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关慧明带领全市50余名科技特派员成立的科技特派员创业联合会,每年用自有知识产权新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5万亩,覆盖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民5万户、6.5万人,每年帮助农民实现增收4000多万元。
在村民眼里,他们是同甘共苦的贴心人、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对脚下这片土地,他们爱得深沉、爱得执着。
05
事实证明,五谷丰登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离不开让农业科技流淌在希望田野上的农技人。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心里装着老百姓,一切为了农民受益,是关慧明38年如一日潜心农业科研的原动力,也是他扎根沃土、坚守初心的最好诠释。
5天前,就是4月28日,关慧明被授予“北疆楷模”称号。

责任编辑:李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szj@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i 北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视频举报 电话:156-047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