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泽
“光伏+储能+综合治沙+养殖”,这是京东方能源苏尼特右旗20万千瓦牧光储综合示范项目的发展模式,是将新能源与传统牧业结合的探索创新。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光伏支架距离地面高度达到1.5米。据了解,这样就不会影响羊群自由活动,方便放牧,而且连片的光伏组件成为一道覆盖在荒漠化草原之上的物理屏障,可有效减少因暴晒造成的水分蒸发,进而有利于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该项目已于2022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前发电量已破亿度,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锡林郭勒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锡林郭勒盟是国家一类风光资源区,是国家规划的9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之一,是国家“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布局的重点区域之一。可利用风光资源分别占内蒙古的1/3和1/6,可开发风电规模6000万千瓦、光伏1亿千瓦以上。同时,锡林郭勒盟具有清洁能源输出得天独厚的区位和通道优势,地处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最南端与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是内蒙古距离京津冀和环渤海、东北等用电负荷中心最近的盟市之一。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主动担当战略使命,锚定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深入贯彻“双碳”目标,聚焦内蒙古“两率先、两超过”战略目标,扎实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建成千万千瓦级绿电基地的盟市。截至2022年底,全盟绿电并网装机达到1345万千瓦,占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分之一。2022年,锡林郭勒盟已投产风光项目最高利用小时数分别达到4700小时、2100小时,绿电发电量达到301亿千瓦时,居各盟市首位,内蒙古自治区每发100度绿电中,就有23.1度来自锡林郭勒;向北京、华北和华东地区送电750亿千瓦时,居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首位,其中绿电占比达到40%。
独特的优势、广阔的前景,吸引和汇聚了明阳智能、上海电气、海装风电、金风科技、运达风电、远景能源、中船、京能清洁能源、三一重能、晶澳太阳能等一大批能源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带动和引领锡林郭勒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迅速崛起。目前,锡林郭勒盟全产业链配套能力走在内蒙古前列。2022年,全盟风机整机产能达到700万千瓦,产品型号涵盖2.0~10.0兆瓦各类机型;主机实际产销达到1050台,占到内蒙古自治区总产销量的42.29%,位居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首,盟外订单占比63.43%,大机型占比达到6.57%;新能源装备制造行业实现产值58.8亿元,同比增长11.4%。
同时,聚焦铸链延链补链强链,引进落地了联动天翼、远景能源等储能电池和睿智、雁大、新蒙新等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等高端制造项目,全盟在建储能电池产能达到12GWH/年、在建负极材料产能达到30余万吨/年。
2023年,锡林郭勒盟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年行动,依托优惠政策、优质资源、低价绿电、广阔市场和良好的服务环境,大力推进能源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链条招商,加快引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产业链向中下游延伸、向中高端迈进,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厚植优势。5月23日,在“锡林郭勒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峰会·2023”上,锡林郭勒盟现场签约项目18个,协议投资金额达50亿元。锡林郭勒盟与中船集团及其所属9家公司签署了合作建设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揽子项目协议,与金风科技签署了发电机、结构件、叶片、铸件等4个项目合作协议;锡林浩特市与京能清洁能源、中船集团、远景能源分别签署了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和氢能装备制造、储能电控系统、风电发电机底板、变流器制造等项目落地协议。
“十四五”期间,锡林郭勒盟将抢抓机遇大规模、高比例开发新能源,预计2025年全盟绿电装机将达到2500万千瓦,成为全国地级市首个“绿电三峡”,建成新能源+风电(光伏)装备产业链、氢能产业链、储能产业链+能源运维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