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改革,大潮奔涌,十年激荡,气势恢宏。
“冲锋号”一刻不停,“快进键”持续敲响,媒体深度融合主力军的脚步,铿锵有力,在内蒙古大地刻印下深深印痕,激荡起融合创新的强劲音符。
媒体融合发展,从“相加”到“相融”,向着“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迈进,“移动优先”抢占先机,“内容为王”催生爆款,媒体矩阵“阵列有序”,主力军在主战场树起“融合”旗帜。
步步为营,用先进平台布局传播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贯彻落实新要求,在中宣部和自治区党委指导支持下,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连续制定自治区、盟市、旗县媒体融合发展工作方案,积极整合媒体资源,优化结构布局,重构采编流程,全力指导推进自治区级、盟市级、旗县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一批体系健全、格局清晰的融媒体平台相继建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自治区级媒体以平台为支点,在创新中不断拓展全媒体传播体系的生态基础,亮出媒体“老将”的“新风度”!
“站位”决定“战位”。内蒙古日报社坚持系统思维,重构以《内蒙古日报》为“龙头”,以草原全媒客户端为旗舰,以内蒙古新闻网为支撑,以官方微信、抖音等第三方平台为拓展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各平台消除边界,协同呼应,深度互融,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全媒传播的流程管理越来越顺畅,多层面满足多层级用户需求,影响力、传播力不断攀升。
媒体深度融合的“大手笔”,当属“草原云”融媒体平台。这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重大项目,由内蒙古日报社实施运营。这一平台不但聚合了全区103个旗县融媒体中心,还贯通了部分盟市级媒体,被喻为“全区一朵云”,目前总下载量超过1600万,为构建自治区级全媒体传播体系提供有力技术和平台支撑。6月17日,该平台入选第三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在内蒙古媒体尚属首次。
融合改革进入“深水区”,内蒙古的各级媒体都有不俗的表现,形成了“报有好报”“客户端有常客”“网有海量”“微有大义”的良好发展态势。不同媒体业态“抱团”发出主流声音,持续推动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攀升。目前,面向全国打造的草原全媒客户端、奔腾融媒客户端下载量均超过1000万。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坚持一体化发展,建立起融媒体传播中心与各节目中心协同配合机制,打通广播、电视、新媒体传播藩篱,构建跨部门、跨媒介、跨层级的内容业务机构,用管理扁平化、资源集约化、传播高效化形成全新的传播格局。
内蒙古加快推进盟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呼和浩特、包头、通辽等7个盟市已经挂牌成立融媒体中心,其他5个盟市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2021年,103个旗县(市、区)整合区域内媒体,成立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服务功能平台。
鄂尔多斯市整合鄂尔多斯日报社和鄂尔多斯广播电视台,组建了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整合优质资源,集中力量打造“鄂尔多斯融媒”客户端,发挥盟市级媒体上承自治区媒体、下接旗县级媒体的“腰部”作用。
阿拉善右旗融媒体中心、鄂温克融媒体中心等旗县级媒体紧抓融合融入,依托“草原云”融媒体平台,建成“融媒阿拉善”客户端,并入驻“草原云”融媒体平台,实现了由“散”向“聚”、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王者荣耀,用融合成果激荡时代潮流
近年来,主流媒体通过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精品力作,以更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互联网上做大做强正面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网络空间的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摆开“龙门阵”,如何让战地黄花分外香?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将“内容为王”作为“主攻方向”,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内蒙古三级媒体不断“找网感”“切热点”“表态度”,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段段浸润心灵的金句,一帧帧生动的画面,吸引着全国粉丝的目光。
内蒙古日报社将优质资源向精品生产汇聚,推出一批叫得响的融媒体产品。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旗县主播聊两会”系列报道和《殷殷嘱托中,辽阔草原与江淮大地握紧了手》等6个融媒体产品,成为“贯通旗县”和“联动省区”的代表作,被中宣部7次点评表扬。
围绕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叫响“北疆文化”品牌,内蒙古日报社推出的“北疆文化”系列传播活动,塑形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模式:“何以红山”闪耀着人类文明的曙光,是文化自信;“循迹西口”再现了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宏大场景,是文化认同;“农耕文化”讲述了一粒种子产生的文化脉动,是独特气韵。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不断增强“精品意识”,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推出了《领航·我们与总书记心连心》《我们都是石榴籽》等报道;创新品牌与内容打造,策划推出《长城长》《馆长,请亮宝》等“破圈”产品。同时,推出奔腾早知道、奔腾人物等10组融媒体产品,推动“奔腾”跃动发展。
内蒙古三级媒体紧随时代需求“变脸”:群众语言进了标题,网络热词进了文章,短视频吸引着流量,长图故事有了“动起来”的“技术范儿”……
坚持“内容为王”,策划“适销对路”产品,让内蒙古故事可读可听可视可传播——电视链接起“小屏”,报纸有了最美“言值”和颜值,客户端有了巨量内容和亲和表达,网站有了时代思维和数据体量;第三方平台有了速递信息和用户思维……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用心抓产品创新,推出的广播剧《绿色归来》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百态流凌话安澜》获得自治区广电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奖,《百姓帮帮团》栏目和《水洼地“逆袭”为大湿地 890公顷生态资产被“盘活”》等20件作品获内蒙古广播电视奖。
士兵突击,用先进团队打造匠心之作
内蒙古三级媒体人,统筹融合发展的“破”与“立”,筑牢融合发展的“根”与“魂”,把握融合发展的“时”与“势”,不断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做大做强。
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人的融合。在内蒙古融合发展主阵地上,活跃着一批“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全媒体“斗士”。
内蒙古日报社按照媒体融合发展需求创新机制,培养了一群会讲故事的团队。他们是能谋划的“导演”、会叙事的“编剧”、能采集的记者、有观点的评论者。拿起笔,是锦绣文章的写手;扛起摄像机,是镜头前的讲述者;坐在画板前,又化身为新媒体时代的“神笔马良”。他们策划推出的“遇见‘河套人’”大型传播活动,用90个产品讲述了跨越10万年的远古故事;“青城印记”用100个“文化符号”告诉世人呼和浩特是怎样的一座文化之城。
巴彦淖尔日报社“从内部打破蛋壳”,组建短视频“战队”,一批传统报人成为爆款内容生产者,旗下打造的“草原雄鹰短视频工作室”,每周可推出近百条短视频,策划制作的《蒙古舞课间操》《回家的骆驼》等产品播放量过百万和千万。这家报社培养的“记者帮忙”“隔壁红陀”等网红IP,越来越受网民欢迎。
杭锦旗融媒体中心用“引、育、留、用”四种方式吸引优秀融合人才,2022年至今,先后从原鄂尔多斯日报社、电视台和内蒙古艺术学院等引进9名专业人才,有效拉升整体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内蒙古各级媒体采编人员凭着“一专多能”的本领,在新媒体时代的主战场上,深情讲述新时代的“大国故事”,认真讲着普通百姓的“民间故事”,让中国故事唱出奋斗不息的最强音。
在“草原云”融媒体平台,活跃着一个特殊“兵种”,他们是来自全区103个旗县的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这支队伍在内蒙古日报社引领下,围绕自治区“两件大事”等重要选题,按照策、采、编、译、制、发为一体的“作战”流程,推出了一批批叫好叫座的精品力作。他们不仅参与“共同生产”,还接受“共同培训”,2500余人次培训和集训,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融合思维和新媒体技能,目前已经成为内蒙古“战功卓著”的融媒体有生力量。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必定要爬坡过坎,也一定有新的挑战。但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永不停息。走好必由之路,牢记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新时代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大有可为,气象万千。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