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银案攻坚时刻,有一位82岁老人从哈尔滨坐着火车,一路倒车辗转来到白银。一路上,老人沉默不语,谁也不会在人群中过多注意这样一位老人,谁也不能想象这位老人会是比肩福尔摩斯的共和国刑侦专家崔道植。
张君特大系列抢劫杀人案、白宝山袭军袭警案、郑州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白银系列奸杀案,魔影重重……在这些轰动全国的大案要案背后,都会有崔道植那清瘦身影一次次徘徊。正是那个清瘦的身影,有着普通刑警难以企及的张力,数千起刑事案件鉴定无一差错,也撕下了一张又一张罪恶画皮。
不仅仅是侦查技艺高超,公安部刑侦局的同志熟悉了崔老的工作作风:他不愿给别人添麻烦,每次来京执行公安部工作任务,年逾八旬却都是挤公交和地铁,从来不让接送……即使白银那样的案子,老人家当时82岁,也是独自坐着火车从哈尔滨奔向白银的。飞机票贵,老人一向是能省就省……
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都说,即使当年在工作岗位上的时候,崔老的工作作风也是超乎寻常的,身为处长的崔道植是有专车的,但他却常年骑着自行车上班。许多年来,在黑龙江省公安厅院子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正能量,而崔道植无疑是其中的一项重磅元素。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作怎么干?生活怎么过?中国共产党员怎么当?这位声名显赫的刑侦专家给我们树立了典范。
生命无黄昏:每破一个案子,就年轻一次;每攻下一个难题,就年轻一回
锅里煮着粥,电视里播放着早新闻,崔老仔细打扫、擦拭着45平方米小屋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天,崔老都会亲力亲为重复着同样的家务。
今年,崔老已经85岁了,如此做家务的模式不能不说是个传奇。白发苍苍的崔老说,亲自做家务是多年习惯,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此类家务活是从来不会请保姆来做的。
85岁的崔老,看起来60多岁的样子,而做起事来的干净利落和谈吐间的逻辑思维,给人的感觉和40多岁正当年的人毫无差别。采访时,崔老为我泡茶的时候,从他往杯子里投掷茶叶又倒水的快速动作来看,他是一个标准的急脾气,完全没有当下人把玩茶道的那种不温不火。为我泡茶的可是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啊,一位享誉全国的资深刑侦专家,一位即使是克里斯蒂神笔也难以企及的现实版“福尔摩斯”。
崔老和老伴的房间极其干净整洁,整个房间里都充斥着一种高度洁净的清澈味道。这个时候,令人惊诧的不是老人高超的刑侦技艺,而是他整个精神状态的饱满和行动能力的健硕。
比崔老小两岁的老伴同样身体状况良好,但唯一遗憾的是因为小脑萎缩导致情绪控制出现问题,行为举止往往会像两三岁小孩那样。
见到崔老的一刹那,同时也见到了崔老背后的老伴,老伴像个小孩子那样做出假装要捶打、责怪崔老的样子,但终没有下手,令人感觉她不喜欢家中来客,可在我真正走进房间的时候,老人又跳起了欢快的朝鲜族舞蹈以示欢迎。崔老摇着头叹息说:她以前是省医院脑电科主任、专家,自己老了却得了脑病……
和崔老聊天过程中,老伴经常会过来“搅局”,比如她一次又一次拿着老花镜来到我旁边说送给我。我多次推脱说有好多眼镜,哎……送你一个,拿着……再比如她一次又一次很不高兴地对我和崔老说:吃饭,该吃饭了……
这个过程,我们的谈话完全没有被叨扰的感觉,但生命暮年的苍凉之感还是令人心碎的,可崔老始终是那样地耐心,他一遍又一遍像哄着小孩那样对老伴耐心耳语:不要闹,不要闹,看电视,看电视……
每一声的细微叮嘱,都可以清晰感觉到一种恰到好处的温度和一种鲜有的耐心。人世间夫妻之爱的极致,就在这样一种互动中流露出来。谈话间,崔老一次次责怪自己:我退休以后啊,依然常年在外工作,和老伴少了交流,她整天没人说话最后患上了小脑萎缩,如果每天我哪怕和她通个电话,她也不会患上这种病——记住,和家里老人一定要常常通电话,调动老人脑细胞;将来老的时候啊,和老伴也要常常聊天、交流……
25年前,崔老退休的时候,完全没有老态,很多人说他越活越年轻并问他秘诀,崔老当时说:秘方倒是有,那就是工作。每破一个案子,就年轻一次。每攻下一个难题,就年轻一回。我的座右铭——人生价值在于奉献!
25年过去了,崔老从来没有离开过工作,公安部给他下达的任务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但是,他的忙碌却唯独忽略了老伴,老伴的病痛也成为崔老唯一的心病。儿子们说:我妈这一辈子啊,所有一切都给我爸奉献了。
崔老是我1998年参加公安工作时便一直崇拜的偶像,当时为了能够像老人家一样心无旁骛从事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公安业务工作,到处托人申请调入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痕纹检验科,但终究没有结果。那个时候,完全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和崔老在一个院子里工作,更没有想到未来的某一天会与老人家面对面,去了解和记录一段段与他有关的风尘仆仆。
事实上,在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崔老便已经在省公安厅工作的岗位上退休了。退休二十多年以来,崔老退而不休,黑龙江省公安厅一直给他留着专用办公室,崔老的传奇故事因此一直不断更新着。公安厅的院子里,能够时常见到老人家的身影……那个身影虽然大多显得清冷孤独,但那意如磐石的风骨、那清淡如茶的人格,绝对是大多无法比拟的楷模……
年过耄耋的崔道植依然精神矍铄,声音高亢洪亮,丝毫听不出是85岁的老人。严谨了一辈子的崔道植对记者千叮咛万嘱咐:这两年啊,我的记忆力有点儿下降了,那些案子的大框我都还记着,细节我不太清楚了,你一定要多查查以前的资料,可千万别弄出差错……
苦难锻造出的坚强灵魂:从鉴定书都不会写的侦查员到中国著名弹痕专家
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侦查员到一个掌握高深刑事科学技术、获取多项国家级科研发明奖项的刑侦专家,60多年来,崔道植钻研不辍,乐在其中。
崔道植出生在吉林省梅河口市一个贫困的朝鲜族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妈妈也走了,是爷爷拉扯他和姐姐长大。家里困难得实在没办法,姐姐14岁就出嫁了,后来爷爷奶奶也走了,他成了孤儿。
爷爷走了,但爷爷教会自己背诵的《三字经》却是牢记一生的。生活的苦难,没有让后来的崔道植抑郁寡欢,崔道植反而有着更强大的意志力和坚韧的执著精神,这与他受到的早期教育有关,但更应该归结为幸运地早早走进组织大门。17岁的时候,崔道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等待赶赴抗美援朝战场,19岁就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崔道植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公安厅,成了国家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崔道植是当时黑龙江省唯一的刑侦技术人员。
最初听说要当警察,崔道植是不喜欢的。因为那时候关于警察的印象都是伪满洲国时期军警宪特概念,但后来很快意识到自己当的是共产党的警察,共产党的警察和旧社会是完全不一样的。采访时,已经85岁的崔道植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房间里感慨:这一辈子当警察啊,当对了,不后悔……
刚参加工作的崔道植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由于只有初中文化,最初出现场写鉴定书都不会,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难题。一年后,崔道植考入了中央民警干校(现中国刑警学院),后来又先后在哈尔滨业余职工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深造,学习钻研刑事科学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崔道植在枪弹痕迹检验技术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遇到的每一个难题,都会认真分析,一定要找到解决的办法。从1955年从警至今,崔道植检验鉴定的痕迹物证超过了7000件,平均每3天鉴定一件罪案痕迹,无一差错。
崔道植感慨:“老老实实地说,这份工作是比较辛苦,但是在那么乱、那么复杂的现场,经过艰苦努力,发现了一枚指纹,发现一个什么足迹,就会非常高兴。如果侦查部门再给我送来比对的样本,用这个东西破了案,真的起了作用,那不就更高兴了吗?”
2002年,黑龙江省的一个小县城发生了一起命案,母子两人在家中遇害,现场只遗留下半个带血的指纹。这半个血指纹,经过多家权威鉴定机关检验,均得出“指印特征少,不具备认定条件”的结论。直到2007年,这起案件始终未能侦破。
“这起案件我记得很清楚,我是2007年9月2日接到此案现场遗留的那半个血指印的。”崔道植回忆,他利用自己研究的《痕迹图像处理系统》成功地进行了修复处理,经过反复观察检验,从中发现了多个细节特征,从而认定当时的嫌疑对象作案证据不足,警方释放了原本具有作案嫌疑的嫌疑人。
为了重新确定嫌疑对象,经过两个多月的排查,办案民警又向崔道植提供了42名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我利用两天两夜的时间,把这42个指纹都看完了,其中有一个人的左拇指印在种类、个别特征的数量、位置、相互关系上均符合。即便这样,我也没有过早下结论,既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崔道植又亲自来到了案发地重新捺印此人的指纹,又在计算机上比对了一个多小时,发现有7点比较稳定的个别特征,具备同一认定的条件,认定杀人现场报纸上留下的血手印,就是他的左手拇指外侧留下来的。根据这个指纹,公安机关立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了讯问,嫌疑人供认不讳,至此,这起沉积了五年的命案终于侦破。
崔道植回忆:“受害的这一家人精神上得不到安慰,解决不了这个疙瘩,你说他生活有什么意义啊。所以对我们来讲,没有大案小案之分,只要老百姓刑事案件需要解决的,那毫无疑问,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给他解决好。”
“看痕知枪”“观弹知人”:85岁老者至今仍是中国警界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权威专家
1999年9月,65岁的崔道植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公安部首聘的刑侦专家,此后,每年奔波于全国各地,参与侦破的重大刑事案件多达数十起,他的痕迹鉴定技术也在实践积累中渐入佳境,至今仍是中国警界重大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
2000年12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发生一起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4名蒙面歹徒冲入郑州市某银行,用炸药炸开营业柜台的防弹橱窗后,当场抢走200多万元现金。此案颇为棘手之处在于歹徒在行凶过程中使用的是猎枪,由于当时公安机关对弹道分析的对象还仅限于军用枪弹,有关猎枪的弹道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
崔道植又一次领命于危难时刻,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以猎枪作为凶器的个案数量开始上升,作为一名弹痕鉴定专家,决不能坐视自己的专业领域出现空白。“我一听说是猎枪作案,心里已经有底儿了。”
崔道植清晰记得现场勘查情况:“那是很特殊的弧形线,一毫米的差就能区分开这是重庆还是湖南造的猎枪。当时,我就很有把握地说,作案的猎枪是湖南猎枪厂生产的。”
崔道植对猎枪种类的精确鉴定,对案件侦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循着这个线索,2001年6月13日,警方成功抓获主犯,并在其住处查获5连发猎枪一支以及猎枪子弹数百发。令人惊奇的是,这支猎枪的生产厂家与崔道植的鉴定结论完全吻合。
2001年至2003年,沈阳市又发生系列持枪抢劫运钞车案,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一件棉大衣引起了崔道植的注意。“大衣比较脏,我本想判断犯罪分子比我高还是矮,竟然发现了大衣上有枪管摩擦的痕迹,这是犯罪嫌疑人把枪包在怀里时留下的。”根据这一细微的磨损痕迹,崔道植准确地推断出了涉案猎枪的种类,“应该是平式掘把式猎枪。”
还有一次在侦破一起持枪杀人案件时,崔道植查看了案发现场的枪击痕迹后,当场提出了和警方前期勘查结论相反的意见:枪支不是在门口往里打的,而是站在里头往外打的。而且通过三点成一线,测试出犯罪嫌疑人身高一米七三左右。根据枪弹痕迹就能如此精确地推断出嫌疑人的身高?大部分办案民警对此将信将疑。然而根据崔道植提供的线索,很快这个案子破了,一量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就是一米七三!崔道植“观弹知人”的绝技着实令人称奇。
提起“看痕知枪”“观弹知人”的绝技时,崔道植说:“搞现场勘查技术的任何环境我都经历过,经验技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细致!有时为了发现足迹,那就得趴着看。现在有个别的年轻同志哈着腰手插在兜里面,那是‘看现场’而不是‘勘现场’,肯定会有所遗漏。”
提起长寿秘诀脱口而出:
米饭、辣白菜、大酱汤……
回忆过去的刑侦经历,一旦有了破案线索,崔道植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高兴”,说起自己的晚年生活,崔道植也用两个字形容:“幸福”。他笑着说:“我身体还是不错的,老伴记忆力下降,曾经走丢过两次,身边可不能离开人,我得时时刻刻陪着她!因为工作在全国各地跑,老不着家。家里三个孩子都要她照顾,她为这个家付出的比我多。现在我俩都老了,年轻时候对她的关心照顾不到位,我得找补回来啊!”
由于常年忙于侦查破案,直到退休之后,崔道植才和老伴照了唯一一张夫妻合影。如今,崔道植的三个儿子全部子承父业成了警察。崔道植对记者说:“老大是省警校毕业的,从事公安工作,老二老三先参军,转业之后也成了警察,老三做的还是我的‘老本行’。”
半个多世纪辨枪识弹,一次又一次弹雨寻凶。如今,这个85岁的“老侦查员”依旧充满激情与活力,并且愈发淡定与从容,办公桌上的电脑时刻都在工作,旁边的一个显微镜随时待命。
“工作可没停,现在是信息时代,都是图像传输,不论是公安部的,还是省里的,我帮忙看看然后传回给办案单位,能做就做一些。现在每天都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我这一辈子,见证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培养我长大,给了我这么多经历和荣誉。”
提起长寿秘诀,崔老有点疑惑样子,但很快脱口而出:米饭、辣白菜、大酱汤……
崔老还详细教我一遍入秋时候的辣白菜制作方法,比如要用上好的辣椒,要加苹果和梨但也不要太多,要找到一个菜窖才是最好等等。说起辣白菜,崔老进一步说起了自己的出身。他家祖祖辈辈原本是在韩国生活,就是部署萨德导弹那个地方,当年其实就是穷山沟,由于日本人当时的统治太过凶残,闹得不像话,爷爷无奈一路北上逃荒,最后来到吉林梅河口这个地方。崔家离开祖居地近一百年,但白色民族的洁净习惯一直保持着,对辣白菜的青睐也一直保持着。
提起这些,崔老一直笑着,可以充分感觉到老人家那份从容乐观心态。其实,崔老的长寿秘诀和这样一种心态最为有关,他的笑容因此总会如朝阳一般远离黄昏。
我说:“崔老,您身体这么好,应该制定一个生命目标,比如超过100岁。”
崔老笑了,说:“活得太久不好,如果太老了却不能给社会作贡献、不能工作,那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倒是真想看看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的样子……”
走出崔老家大门,脑海中由衷出现了一个设问句——什么是工匠精神?工作怎么干?生活怎么过?中国共产党员怎么当?崔道植的自律精神,在工作、生活及信仰层面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责任编辑:张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