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重基/文
一针,一剪,一筐,一凳,一人。
一坐一天,一干就是十几年。
衣裳修补匠人陈玲玲静悄悄地一个人,坐在呼和浩特嘉茂商场的十字路口,穿针引线,修经理纬,任车水马龙从身边来往穿梭,一丝不苟地修补着各种衣物。
汗津津地脸上,全是认真的表情。
“我老家山西运城的,来呼市好多年了。刚开始的时候就是给人家打零工,偶然的一次,看见别人帮人缝补衣物挣钱,觉得自己的针线活底子也不错,那一段时间又正好闲着,于是就试着挣点零花钱贴补一下家里,这一试就试到了今天。”陈玲玲笑着对记者说道。
巴音图是记者的好朋友,新买的毛料西服不知怎么地烂了一个小口子,弃之可惜,自己缝补又太难看,前几天和朋友一起聊天,听说有能修补的,于是打听后便找了过来。
“你这是毛料的,可以精补,我一定给你织的和原来一模一样,保证看不出来。”陈玲玲朴实地说道,“大约得三四天,如果你着急得话,三天就可以了,我必须拿回家里给你修补”。
我这个能补吗?多少钱?正说着,旁边过来一名女同志拿了一条运动裤给陈玲玲看。
“你这个简单,十块钱。”陈玲玲边说边穿针引线。
也就是几分钟的功夫,裤子交还给了顾客。陈玲玲用她的缝补技术麻利地挣到了十块钱的报酬。
“你这个我要好好给你修补一下,也就是这种料子才可以精补。”陈玲玲边拿出工具来比划着边说。
三天后,记者和朋友又一次见到陈玲玲
“嘿!真不错,还真看不出来。"朋友拿着修补好的西服高兴地说道。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穿着和过去的年代相比较富裕多了。年轻一代的很多人家里再也见不着传说中的“缝纫机”了。衣服隔三岔五的随心所欲地就换了,特别是一些时尚流行时髦的 ,还专门磨出窟窿洞洞的彰显着品味。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传统翻天覆地出来了新花样儿。
但是正装还得坚持过去地老传统!
缝补手艺不能丢!
责任编辑: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