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万里/文
在今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部美丽的乌兰毛都草原深处,有一处满族人聚居的地方,那就是满族屯满族乡。这是个风景如画、充满传奇的游览胜地,有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条件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当年满蒙联姻的历史故事在这里一代代传颂,成为民族团结、和睦相处的历史佳话。
据有关资料记载,居住在这里的满族人,是清初札萨克图旗王爷布达齐第五子诺尔布迎娶的清皇室格格斋桑武之女的陪嫁随侍的后裔。
布达齐家族与满清皇族有着多次的联姻。布达齐有十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是清廷选定的备指额驸,即第七子和硕额驸二等台吉多尔济和第五子和硕额驸二等台吉诺尔布。“备指额驸”是清朝王室实行的公主格格选婿制度,就是从七部十三旗王公及公主格格之子当中选15到20岁间聪明、俊秀、身材健壮的,报清朝理藩院审定后报皇宫备案,每年由其父兄在年节进京朝觐请安时带到清廷“备指额驸”,即从中遴选给公主格格当驸马。“额驸”是满语,就是汉语的“驸马”。早在天聪二年(1628年),努尔哈赤次子大贝勒代善就将其第五女许嫁给札萨克图旗郡王布达齐之子多尔济。当时多尔济和这位满族公主还只有三四岁,是典型的“娃娃亲”,十一年后才成婚。此女于顺治三年(1646年)病故,年仅21岁。四年后的顺治七年(1650年),代善又将其第九女和硕公主嫁给多尔济。仅过几个月,布达齐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代善之子瓦克达,瓦克达受皇太极之命,亲自备厚礼到札萨克图旗来迎娶。诺尔布台吉也先后娶了两位皇家公主。
满蒙联姻是有着深刻历史背景的。后金及有清一代的统治者,对北方蒙古各部采取的是一系列招抚、怀柔政策,对科尔沁蒙古尤其极为笼络安抚,目的是建立稳固的后方和同盟。
满族人的祖先是女真人。1616年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诸部,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称汗,定国号大金,史称后金。这时,努尔哈赤一方面要进攻关内的明朝,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北部蒙古各部的威胁。为了解除北方蒙古各部特别是科尔沁蒙古的后顾之忧,避免两面作战的不利状况,同时也为了让蒙古各部帮助他们完成南进中原的霸业,努尔哈赤选择了“联蒙抗明”的策略。而科尔沁等东部蒙古诸部这时正受到北元察哈尔林丹汗的威胁,被迫寻求与后金政权的联合。在这种情势下,满蒙联合也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了。其中采取“政治和亲”政策,频繁地进行满蒙联姻,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政治色彩。
因此,从后金时期开始至入关后的整个清王朝时期,清廷一直把“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奉为基本国策,与蒙古各部特别是与科尔沁部的联姻从没间断过。在后金政权入关前,与科尔沁部联姻就达33次。入关前后,仅科尔沁左翼中旗、后旗就有8位公主下嫁。从1612年努尔哈赤迎娶科尔沁部台吉明安之女开始,到1911年清朝灭亡的300年间,仅科尔沁部王公之女嫁给清帝和王室成员的就有19人,清廷也有公主24人嫁到科尔沁部。这在中外民族史上是十分罕有的。正是这持续三百年的满蒙联姻建立的世代姻亲关系,使中国北方这两大尚武民族能够世代和好,为整个清朝北部边疆带来了安宁,这对清廷统辖治理边疆蒙古地区,是十分重要的。
诺尔布台吉于天聪八年(1634年)娶了皇太极之弟舒尔哈齐之子斋桑武次女。这位格格依例被封为和硕格格,时年18岁,其父斋桑武在其9岁时去世,之后一直被其叔郑亲王舒尔哈朗抚养,嫁给诺尔布后仅四年就故去。四年后的崇德七年(1642年),舒尔哈朗又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诺尔布。这位格格也是个和硕格格,虽然身份高贵,但也寿命不长,于1664年34岁时故去。诺尔布台吉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去世,当时已年逾古稀。
从科右前旗第二代郡王拜斯葛勒开始,王族兄弟子侄及其后裔分别掌管全旗的十一个努图克。“努图克”,起初含有“分封地”之意,是指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内部的支系,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诺尔布的后裔掌管第五努图克,即阿给纳尔努图克。
按照清廷多年来的定制,满清皇家公主、格格出嫁要有大量的陪嫁。满清皇家之女满语统称格格,依其生母身份地位不同而被封为不同等级的位号。皇帝之女称公主,凡皇后所生之女封为第一等的固伦公主,其他嫔妃所生的封为第二等的和硕公主,亲王以下王公之女分别封为和硕格格(郡主)、多罗格格(县主)、固山格格(县君)、公山格格(乡君)、五品格格、六品格格等。公主、格格身份品级不同,陪嫁礼品的多寡也不同。陪嫁礼品包括人和物两类。陪嫁物品一般是大量精美的衣冠、首饰和生活用具;陪嫁人户主要是内务府或本家王府的“包衣”即奴仆,以供公主、格格出嫁后役使。陪嫁人户有满、蒙、汉三旗人,清入关后渐以汉人为主。其中有随嫁奶妈、奶公、婢女外,还有厨师、瓦匠、木匠、铁匠、豆腐匠、粉匠、糕点师、裁缝等手艺人,服务于公主、格格家的日常生活。这些陪嫁人户,依出嫁公主、格格的身份、娘家的情况,有几户到十几户不等。清入关前的崇德年间,和硕格格出嫁,陪送侍婢8口、人户5家。身份较高的公主、格格还配予随丁,供额驸家充当护卫、侍从等。清廷还规定,既使额驸去世,这些随丁以及他们的后人也必须为公主、格格及其子孙役使;公主格格去世后,其陪嫁随丁则转为守陵人,世代为公主、格格守陵。随丁人数也依公主、格格的品级不同而不等,固伦公主随丁40人,和硕公主或格格随丁30人,多罗格格随丁20人。这些随丁不服兵役,不纳捐税,当地百姓称其为“壮头”。此外,公主出嫁时,清廷还为之拨一些土地,以供其化妆品等私房之用,俗称“胭脂地”。
嫁给诺尔布的斋桑武之女名字叫萨木嘎其其格,满语意为“吉祥鸟”。据有关资料记载,萨木嘎其其格是斋桑武的继夫人完颜氏所出。完颜氏是金代皇家氏族,是金国创始人完颜阿骨打的后人。由于这位皇家女是和硕格格,品级很高,所以陪嫁户和随侍自然也很多。下嫁诺尔布台吉后,其陪嫁随侍人户及其后人就居住在诺尔布台吉后人掌管的第五努图克,后来辗转定居在图布台沟,即今满族屯乡所在的图布台扎拉嘎。
乌兰毛都草原是兴安岭南麓典型的山间丘陵草原,连绵起伏的山峦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沟谷平原。静静的图布台河婉延流淌在碧绿的原野上,注入洮儿河。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成群的牛羊和着悠扬的牧歌,天人和一,浑然一体。好山好水,钟灵毓秀。世外桃园般的美好环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满族人的优秀子孙。经三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聚居几千人的满族人口。
在满族屯地区,有广为流传的“六十户满洲人”的说法。当地满族人说,他们是清朝公主陪嫁户的后裔,随公主而来到这里的。诺尔布娶两位皇家女都是发生在满清入关前,随公主而来的陪嫁户和随侍应都是满族人。根据两位格格的品级和当时陪嫁之制,陪嫁和随侍人户加起来有六十户也是可能的。因此,“六十户满州人”的说法应当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只是他们陪嫁的皇家女是格格而不是公主。在科尔沁地区,出于对皇室的敬重和提高自身身份的心理,把皇家下嫁的女儿统称为“公主”的现象是很普遍的,特别是这些历史上的事情年代已久远,并且是以口头相传,所以把皇家女统称为“公主”的情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六十户满洲人”应是来自同一家族的不同家庭。据满族人聚居的图布台扎拉嘎满族人说,他们的祖先名字叫巴布岱,从汉姓姓王,是萨木嘎其其格的亲哥哥,是专门为照顾远嫁蒙古的妹妹而从京城来到科尔沁草原,后来在这里定居的。巴布岱共生育了九个子女,其中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和老八是女性,老五、老六、老七、老九是男性。后来长大成人后,五个姑娘分别嫁了人,四个儿子也都另立了自己的家,分别被称为五家族、六家族、七家族、九家族。又因老六娶了两位妻子,所以他的嫡夫人所生的子女被称为大六家族,二夫人所生的子女被称为小六家族。巴布岱晚年与九儿子一起生活,人们尊敬他,所以把九家族又称为大九家。据说当初“六十户满洲人”中还有刘、董、金、白、高等姓氏,经过几百年的繁衍,至今王氏一族已繁衍成为拥有三千多人口的庞大家族。他们主要生活在满族屯满族乡,此外在桃合木、勿布林、乌兰毛都、阿力得尔、索伦、巴达仍贵、公主陵等地也有相当的分布。
萨木嘎其其格格死后,被安葬在诺尔布所分领的阿给纳尔努图克境内的萨木干山下(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巴达仍贵苏木境内)。萨木干山连绵起伏,状如卧龙,中间向前凸出的山脊犹如龙的前额,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小山岗恰似龙的双眼,公主就安葬在中间山下龙的前额,此山也因安葬公主而得名。据当地年长者说,公主生前曾留下遗言,嘱其死后不可大操大办,选近处风水较好地方安葬即可,但身上不可着一丝布缕。公主死后,她的家人不忍将其赤身下葬,又不好违背公主遗言,只好用黄缎裹住其下半身安葬于萨木干山。很多年以后,京城有个神卜向皇帝进言说,北方蒙古某地有人将其祖先葬于一块风水宝地,所以近日将要再出现一个太阳,是不祥之兆。皇帝立即派神卜带人找到公主墓,打开棺木一看,公主的上半身已长出龙的鳞片,而黄缎子裹住的下半身还没有长出龙鳞。这些人就将公主的尸骨起出来装进两个青瓷花罐里,另葬在洮儿河以东的莫勒黑图安葬,这个地方就是今乌兰浩特东北的衙木艾里,又称公主陵。至今在萨木干山原公主墓遗址处,还残留着一些当年建造公主墓的青砖、灰瓦的碎片。这个口头传说虽然有些神话成分,但满族屯满族人的祖先皇家公主死后初到安葬在萨木干山是确定无疑的。
据一些史料记载,图布台扎拉嘎是康熙皇帝所赐的。康熙四十年(1701年)夏秋时节,康熙帝率二千精兵从京城出发,巡幸塞外蒙古大草原,在去往军事重地索岳尔济山(今科右前旗与东乌珠穆沁旗、外蒙古交界处的宝格达山)时,来到了札萨克图旗境内。为了体恤下嫁到这里的公主的后代和陪嫁到这里的满族同胞,康熙帝特意来到了图布台沟。图布台沟山青水秀,牛羊肥壮,景色宜人,康熙帝欣赏着这内地看不到的迷人景色,心情十分高兴,便问这里的满族牧民此地叫什么地名,牧民们回答是个无名扎拉嘎,请皇上赐名吧。康熙帝高兴地说,这里山水草原如画一般美丽,给人一种舒适安逸之感,就叫图布台扎拉嘎吧,眼前的这条河也叫图布台河吧,祝福我们的同胞在科尔沁草原永远幸福安康!“图布台”意为舒适、安逸。从此,图布台扎拉嘎就成为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美丽家园的名子。尽管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科尔沁草原经历了放垦、开荒、移民、战乱等等,但由于血缘纽带的联结,由于共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建立在共同文化基础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使这些满族人仍顽强地生活在草原腹地,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点,成为以蒙古人为主体的科尔沁草原一种独特的民族现象。1984年,满族人聚居的图布台扎拉嘎被划定为满族屯满族乡,经过持续的建设和发展,成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这是后话。
由于是皇族后裔,据说这里的满族人历来不向朝廷纳捐税,也不服徭役。直到伪满州国时期亦如此,因为“伪满”皇帝是清朝末代的宣统皇帝溥仪。当地满族人说,他们的祖先随公主下嫁时,清皇帝曾专门赐给他们一个“桂门其其格”,是一种载明这里满族人免于捐税徭役并盖有皇帝大印的文书。这已无从考证。据说直到“伪满”时期,伪科尔沁右翼前旗旗长拉哈木扎布召集本旗官员开会,有人问及满族屯的满族人为什么不纳捐税,当时满族屯参加会议的钟南札兰即在会上展示了康熙帝御赐的“桂门其其格”。 拉哈木扎布为了今后有利于完成本旗捐税,要过钟南札兰手中的“桂门其其格”来看,故意失手掉进火中,那件宝物随即被焚毁。历史上,满清皇室公主格格下嫁时,清帝都要为册封的额驸颁发诰命书。满族屯的满族人所说的他们保存的“桂门其其格”,就应当是清帝册封诺尔布台吉为额驸的诰命书,陪嫁公主而来到满族屯的陪嫁户和随侍人员的后代手中保存有这种诰命书也是可能的,只可惜作为重要文物它已经遗失了。
几百年来,他们一直与当地的蒙古人和睦相处,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风情习俗、民族语言等等方面也都与当地蒙古人趋同,他们也讲蒙语、使用蒙文,也经营畜牧业,也像蒙古人一样信喇嘛教、过蒙古人的节日、祭敖包、吃牛羊肉。但在很多方面仍然保持着满族人的特点。
这里的满族人在几百年中与蒙古族生活在一起,渐渐放弃了本民族语言。与当地蒙古人一样也讲蒙语,但他们所讲的蒙语中却含有大量的满语词汇,与蒙语有着明显的不同。
精骑射、善狩猎是这里的满族人的一大特点。他们的祖先来到这里后,适应这里新的生产生活环境,在一代代人与当地蒙古人的密切接触中,学会了经营畜牧业,并以此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他们仍保持着“八旗子弟”善于骑射的民族传统,在狩猎中骑术高超,枪法准确,受到人们的称赞。解放前,东蒙地区匪患猖厥,但因惧怕满族屯的骑射之术而很少骚扰这里。
草原深处的满族屯因地处边疆,交通通讯不便,所以直到解放前,基本上处于封建社会的发展形态。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以血缘和家庭为纽带,结成了由几大家族统治的氏族部落结构。在氏族部落内部,实行叫做“苏鲁克”制的经济形式,贫苦牧民租养富裕牧主的牲畜,按一定比例分成。靠天养畜,年复一年,人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相对安稳的日子。
解放后,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土改”过程中,满族屯广大牧民积极拥护共产党派去的工作队,由著名射手组成了一支“老头队”,多次参加剿匪战斗,并配合旗大队平息了少数牧主和惯匪、“伪满”官吏发动的叛乱,保卫了新生政权。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满族屯还是著名的“三不两利”政策的试验之地和成功之地。满族屯是纯牧区,在生产方式上与农区有很大的不同。农区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不会挪动,一般也不会增减。而在满族屯这样的纯牧区,牛羊等牲畜是生产资料,也是牧民的生活资料,在牧民不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和牧区民主改革政策的情况下,加上一些反动牧主的欺骗宣传,如果简单地照搬农区“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就必然引起动乱,他们会在一个夜晚把成群的牲畜杀光或赶跑。如果牧民们没有了生产资料,再没有了生活资料,他们的生活必然陷入绝境,那么,再好的改革政策也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从这一实情出发,新生的人民政权在这里果断地实行了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主牧工两利的政策,即“三不两利”政策。以后,1953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批转了内蒙古的这一做法,“三不两利”政策被推广到全国,做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基本政策,成为一种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全国模式。这其中,满族屯不乏其功,为古老的满族屯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历史的烟云已经散去。当年满蒙联姻的历史佳话,在满族屯已经成为各民族间亲密相处的美好象征。如今的满族屯,政通人和,充满生机,牧民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正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展示给世人,它像一朵一枝独秀的艳丽奇葩,盛开在科尔沁草原深处,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吸引着远近的人们。
——————————
附:参考文献资料:
科右前旗文史丛书《科尔沁右翼前旗370年》,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
科右前旗文史丛书《札萨克图郡王旗满族那拉》,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
杜家冀《清朝满蒙联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
责任编辑: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