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i 北方网官方网站!
  • 登陆企业邮局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站
####.##.##
i北方网官方账号
当前位置:首页>岁月

五原一中——诉不尽的回忆——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9-05-11  浏览:20837  字体【 【关闭】
 

作者:王吉春


        五原一中是我的高中母校,1974年9月至1976年7月间,我就读于高中30班和理论班。当时我十五、六岁,是世界观形成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学校的每次活动、老师的一言一行、同学的一颦一笑都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对我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我一生的回忆,虽然在校期间没学多少文化课知识,但在这个大熔炉里得到了锻炼,使我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多彩,为我立足社会,艰苦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是我一辈子的追求,我在五原团结附中念的初中,毕业后唯一的愿望就是上高中,而进五原一中最理想。五原一中当时是内蒙西部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师资最强的一所学校。当时我们进校时校长张继武,后为狄换武,副校长马树林,教导主任田兴东。工宣队进驻了学校,掌控了学校的领导权。我清楚的记得,校园中最后一排(北)是行政用房,校长室、教导处、工宣队、财务室等都在这排。西侧是大礼堂,再往西是食堂,行政房前一排是图书馆、实验室等。再往前是几排教室,教室两侧是学生宿舍和教研室。东侧是操场,操场主席台坐西朝东。学校院墙较低,大门是钢筋焊的。最南边是学校的一片菜地。校园内大部分是土坯房,还有一部分是腰线砖。整个校园房子虽然破破烂烂,但是一百多棵老杨树却长得郁郁葱葱。

  我们30班在学校的最前排中间那个教室,全班有80名学生,班主任是刘志忠老师。班里有团支部和班委会,当时都是通过团员和学生选举产生,团支部书记刘东风,班长曹新林。班里的学生来自县辖各个学校初中毕业生,农村学生占了大部分。各科任课老师大部分是老牌大学生,水平很高,知识面很广,讲课的方法也很到位。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不一样。第一学期,我们还学了一些东西,收获还是比较大的。第一个假期开始学校翻盖宿舍,各班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第二学期上课断断续续,经常在学校菜地劳动,一度去城南公社参加农村集体劳动,真正上课的时间很有限。

        第三学期开始分专业班。全年级从29到34六个班,打乱班级界限分为理论、农技甲、农技乙、机电甲、机电乙、红医六个专业班,每个专业班大约70-80名学生。我选择了理论班,理论班班主任是张潜老师,后来张老师调到县委工作,何智老师为班主任。团支部书记李俊峰,班长侯栓柱(未毕业就当兵了),副班长为贾蒙华,何瑞兰是我们小组的组长。一年的学习,除了零零星星的上课之外,还在农村举办文艺演出活动,还去景阳林、胜丰等地参加体验式劳动,1975年冬天还参加了全县组织的总排干扩建工程的劳动。

  高中两年,发了10多本课本,没有一本课本全部学完,有些课程根本就没讲。分班后专业课讲了一部分,但是不系统。记得有一次请来了农民、工人、大夫、记者给我们讲专业课,理论班是请的盟报驻五原记者站的张志勇站长,给我们讲的报纸的一般常识。语文课一般是毛泽东、鲁迅的文章,其它课本内容也极其简单。总得来看高中期间我们在校学习的文化课的知识量不大。在校期间我们还参加了各种政治运动。比如“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开批判会、讨论会,写批判文章。当时,同学们大多数不懂“学而优则仕”“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真正含义,可想而知批判稿也就是抄抄报纸。学校安排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较多,去生产队割过小麦,去学校实习讲过课,去农村复丰小学参观教学,给学校积过肥、种过菜、浇过水,总之干了好多的活。学校还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篮球队”。有些同学还参加了校办工厂、实验室活动、摄影小组活动等等。

      五原一中的校办工厂技术还是不错的,在张富英老师主持研发下,生产出电焊机和电力部门急需的供电变压器,在五原县是非常有名的。六个专业班还分别去县里的小学校、机械厂、汽车四队、县医院、县农场实习。两年的学校时光虽然没学到多少文化课,但是收获还是很大的。一是学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二是学到了农业生产的知识;三是结识了大量的老师和各方面的同学;四是劳动锻炼了身体;五是早早地接触了社会,使我养成了遇事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两年的学校生活虽然很短,但是能让我回忆起的故事很多。我一直喜欢看书,同学谁家里有书我都知道,并且千方百计接近他并向其借书,两年我几乎借遍了同学的书。《十万个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平原游击队》、《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都看遍了。一中有个管理图书兼收发的老师叫宫乃夫,我下课或放学经常去他办公室,他家住的离我家不远,熟悉了以后我就要求借书。宫老师看我爱看书很高兴,当时没有借书证,他有个记录本,谁借什么书他都有记录,开始他就把品相不好的书借给我,我看后都给保护的非常好,有的还给包了书皮。过一段时间老师相信了我,他把我领到图书馆里看书。整个图书馆不大,算起来有20多架子书,大部分是老课本,粗算起来在一年中,我大约读了100多本书。后来宫老师还帮我购买了好多市面上买不到的书,我从心里感谢宫老师。

        两年的高中我去农村4次参加劳动,我平过地、拉过沙、挖过渠、割过小麦,干过好多农活。这使我这个在县城长大的孩子接触到了农村。最使我不能忘怀的是农村味道,我特别爱吃农村的饭,吃起来特别香,油炸糕、大烩菜、炖羊肉的味道我永远不会忘记。割小麦使我认识了小麦、学会了磨镰刀。拉沙子我知道了马也有性格。通过挖渠我知道了地需要保墒、浇水、排水,知道了什么是水浇地和盐碱地。知道了什么是支、斗、农、毛渠。通过到农村劳动的机会,感受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体会到了河套人的实在厚道。

  民族公社复丰小学是当时开门办学的一面旗帜,我们理论班去学习取经,记得当时学校有一个专栏,我们去的第二天我们班写了一篇文章,贴在了学校的专栏里,这篇文章是我们班董平用毛笔写出来的,毛笔字写的非常漂亮,从此我更爱书法艺术了。我们班爱好书法的人很多,彭玉光、刘金龙当时写的都不错。后来我参加工作后,练习书法有了自己的风格,加入了内蒙古书法家协会,成为一名会员。

        我们这届学生虽然文化课没学多少,但是个个多才多艺,每个都有特长。唱歌的李广荣、李玉娥、杨丽春等,拉二胡的刘环生,打扬琴的赵和平,拉大提琴的索建荣,吹笛子的韩有明,跳舞的马成贤、李凤莲,吹小号的苏富荣,摄影的何瑞兰,画画的苑培业、马晓明、曹新林等,讲故事的薛才旺、王铁拄,长跑的赵永强,打篮球的扬志远、马义树、孔德新、乔玉兰、李玉梅等,参加校办工厂的苏富荣。写作好的王美荣、段淑美、秦永莲等,硬笔书法好的弓志强、付和平。学校的大部分黑板报都是出自苑培业、马晓明、曹新林之手。还有个武林高手乔振海,可惜英年早逝。每每想起他们来都从心里佩服,后来和他们提起当年的精彩表现他们本人都不记得了,我还记忆犹新。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农村同学和县城的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较多。农村同学从家里带的白皮厚烙饼、红腌菜特别好吃,我也向同学要过,吃起来就是香。县城同学经常请农村同学到家里吃饭、玩耍并赠送书本。放假了县城的同学三五成群的骑自行车去农村同学家里玩,家里老人特别欢迎,做好吃的给我们吃,我们的心情那个爽。还有年龄大的同学居然谈起了恋爱,现在算起来也有几对成的。那时同学的感情很深,走向社会同学间还互相帮衬着。
  那时的老师真不容易,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大孩子,领着我们到处跑,学习、取经、实习、锻炼,更多的是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们也有几位爱学习的同学,经常请教老师问题。我记得齐建明拿一本《辩证唯物主义》、周存蛇拿一本《政治经济学》,董平拿一本《哲学笔记》经常向政治老师刘荣权提问题。张潜老师给我们朗读鲁迅写的《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我还有时能学上几句。还有几位同学向何智老师请教写作,何智老师看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这么高,给我们理论班专门讲了一堂写作课,当时对我帮助很大。苑培业、马晓明每天拿着一个画夹子请教徐有根老师绘画,并经常在公共场合画素描。老师给了我们太多的帮助和教诲,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们,使我们的特长在工作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两年的学校生活在人生的长河中不算太长,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很多,有时一提起这段经历,我们都津津乐道。母校是我成长的摇篮,是我步入社会的起点,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每次听到五原一中这四个字,我都倾耳关注。我们这届同学还有在五原一中工作过的,比如李俊峰、陈生等,他们在我们同学里声望很高。五原一中在举办成立50、60周年校庆时我们班同学都争先恐后的回来参加。饮水思源,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祝福各位老师身体健康,祝福我们的母校硕果累累。

  现在我已经年近花甲,回顾我走过的路,不求精彩,但求无悔。我用39年的时间收藏了20万册图书,分为几个专题,重点是内蒙古的地方文献。我想我大的方面做不到,我从小事做起,为生我养我的内蒙古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对母校培养教育我的一个点滴回报。
  今年,是母校诞辰70多周年,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想参加校庆活动。之前,30班以不同的形式举办了两次大型的聚会,在参观校史陈列室时看到母校建校以来取得的成就大家都很高兴,都为母校能培养出那么多的人才而欢呼。聊天之时,同学们都非常关切母校校庆要举办什么活动,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参加活动,这是一种情感,这是一种眷恋,这是一种寄托。在校的两年,给我们太多的回忆,我们都有一颗期盼的心,为我亲爱的母校喝彩,为我亲爱的母校加油。学子发出呼喊,五原一中我爱您!

责任编辑:向阳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szj@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i 北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视频举报 电话:156-047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