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种文体,既偶然又必然,如我爱写些随意率性的文字,归类于散文范畴,偶然于课文中见习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确是偶然,日后一直从事创作员、新闻记者、文学期刊编辑工作,这就是必然,散文与我的笔从此就“谁也离不开谁”了。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一热爱散文从《荷塘月色》始,断断续续、有心无意写到生命的黄昏。
我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的文友,都有与我同样的经历:有的一首诗拨动心弦,从此沉迷于短歌长啸;有的读罢小说,从此深潜于宏大叙事;有的看完影剧,从此痴情于人物色彩、情节旋律、故事结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个偶然加上必然,这个叫做“热爱“的老师,成就了多少诗人、作家、电影人及至画家、书法家、考古鉴赏家,堪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兮!文化的力量由此可见。
世上荷塘万千,人间月色无边,如何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居然成“物华”,月色顺势变“天宝”,寻常所见的那个荷塘,那个月色,组合成物华天宝般的绝对风流倜傥!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一读者沉迷于其朦胧唯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或不想自拔;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个月色,为何被朱自清先生的灵犀一动、魂牵梦萦的轻轻点化,荷塘月色竟然羽化登仙、瞬时升华,凝炼成一种意象、一种神韵、一种超越美学而无法言说的精神图腾,我只能借助祖先的圣言道语说:呜呼!真真切切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说朱自清先生是丹青妙手,称《荷塘月色》为天成文章,不用所谓的“红头文件”认定,不用网络"水军"鱼鳖虾蟹们蜂拥炒作,更不用远在天边云上之诺贝尔文学奖"御赐"光环,那简洁明了堪称圣洁的文字,在“半亩方塘一鉴开”中闪闪烁烁,清辉润泽入心;“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已,到了另一个世界里”,真是神来之笔!
月色在朱自清先生眼睛中看成了“另一个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可他看到田田荷叶“像亭亭舞女的裙”,叶子中间零星点缀的白花,“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以至于采莲女荡着小船在月色里流走飞动,活灵活现于先生的想象幻觉中,却又那么近切,那么诚实,诚实到“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知已是自已的门前”——
让我们跟先生一起踅回各自家中,顿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之悟!
联珠妙语,素言尽阐美育之道;独处清幽,惜墨力透千古名篇——
朱自清先生,在下对您折服得五体投地。
每当有人想把此文从语文教科书中摘除出去,每当听到台湾搞所谓的“去中国化”剦割文学精品时,每每于痛心疾首之际拍案怒骂:这帮数典忘祖的精神侏儒,这帮崇洋媚外的文化乞丐,只要你知道朱自清先生的生平轶事,只要你读过《荷塘月色》,你是何族何类,君自明辨;人生何去何从,大相径庭。
《荷塘月色》就是美与丑的分水岭,朱自清先生就是鉴识真与假、善与恶的试金石。
进入六月份我改造了我家菜园的温室和大棚,忙坏了也累稀了——还好,园子中的荷塘诸君正含苞待放,静待文友前来观赏。过段时间后,荷花盛开时,请您来荷塘品月色……
忙坏了累稀了的她,一提起她的荷塘,叨咕起她的荷花,忙和累一扫而光,透过文字我似乎能看见她眼神里的亮儿,忽闪忽闪地,那就是她所憧憬所寻觅的“荷韵“吧?
荷塘一般多在南方或偏南一些地方才有,盖因荷花喜温耐湿亲水。
“荷韵”这个小女子,准是受了朱自清先生的潜移默化,执拗地让荷塘月色在北方的冻土层上演绎一番,哪怕时间相当短暂。
她把她的庭院命名为"荷韵雅园",还付诸文字向宾朋好友推介道:每每独自坐在荷花池旁,那份静雅,那份空灵,不亚于飞仙南海观世音菩萨的莲池边。
静观蜻蜓点水,蛙戏池塘,锦鲤群游,婷婷雨荷,感受着花开花谢:吃着飘香瓜果,嗅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听着鸟唱与蛙鸣,以及鸡鸭猫狗的应和声,伴随着风声水声的大自然协奏曲一一
着实是件美事!正所谓"人间至味是清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