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直的杂文《自己是个啥?》,首发在哪儿我不清楚,反正头一回见到该文时,是在家乡党报“刺玫瑰”专栏上。
“嘁哩喀喳”,刚看完就让我剪裁下来,夹在笔记本里储存,留待细读。
“自己是个啥?”
谁能坦率答?
只有阮直能,他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由此联想到自我“描红”的尴尬,脸已臊得通红。
最开始填“创作简历”,嫌表格小,“简”不下来,缩写成二三百字还感到言犹未尽;再次填“作者小传”,嫌篇幅窄,“小”不下来,生怕落下这个奖那个奖,有时挤到表格外。
回头想想,自己太把自己看“那个”了,年少时轻狂似可理解,“老夫聊发少年狂”也不出大格,但“总发少年狂”,花甲之年仍然执着于镜花水月、酷爱“纸糊的帽子”,莫非神智真个糊涂了?“好汉”还不提“当年勇”呢,“红红脸,出出汗”后,头脑“灵光”不少,再填文字创作之类表格时,把那些“会员”头衔、“奖项”光环一概省略,只填“爱散文,写诗词”,简明省事,一身轻松。
“以为你是谁?”,紧接着“自己是个啥?”之间,显得我“不太友好”,对人“欠尊重”。
是啊,“自己是个啥?”问得挺温柔,不像个“必答题”那般咄咄逼人。
可“以为你是谁?”就多了“火药味儿”,直接指向“你”,且锋芒毕露,让你无法“规避”,还透着一股“否定”、“不屑”的意味在内。
教人别太看重自己,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阮直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杂文笔法演绎得活色生香,颇发人深省,有“在人背后猛击一掌”之效,我的“如梦初醒”、“醍醐灌顶”,即是证明。
还有在名气、头衔、大奖、炒作中深度“陶醉”的,进一步迷失了自我,暂忘了“是谁”,这个更可怕,当场会“露怯”。
戏剧评论家童道明先生近日在《人民日报》上发文,说想起一件往事:“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在中国戏剧家协会开会,一位很有点名气的演员递给我一张名片,上边有‘一级演员’的字样,我说于是之(中国著名话剧演员)的名片上,‘演员’前边儿没有‘一级’二字的,我是随便一说,哪知一个星期后收到了这位演员的来信,信中附有他一张新做的名片,上边已经没有“一级”二字。”
童道明先生深有感慨:“30年过去了,我一直记着这件往事。”“一级”两个字,动心30年,况且童先生还是“旁观者”;那位重做名片,自撤“一级”的演员,想必经历了“倒海倒江卷巨澜”般的“思想斗争”——取与舍的阵痛,虚与实的抉择,终于领悟到自己“是谁”后,方有大解脱,才呈大格局。“一级”至此实至而名归,观众终于看清了你在戏内戏外究竟“是谁”;去掉“一级”二字,还“演员”的真实称谓,显示了对演员这一职业的自尊和自重。
演员和诗人、画家等一样,都是精神劳动者、艺术创造者。
演员就是演员,“戏比天大”入怀,“业精于勤”为要。
“以为你是谁?”,不光在文学圈、演艺圈“开问有益”,在其他部门、行业多问问,也有好处。
举一个反腐败斗争的例子:去年年底,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吉林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邱大明严重违法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一切的错觉、误判和臆断通通坏在这个“以为”上。
自以为是,坏之一;自命不凡,坏之二;自以为得计,坏之三。
思维一旦被虚幻所笼罩,逻辑必乱套,视界必颠倒,黑白必混淆,下场必悲催。
尤其对自己“是谁”认不清“真相”,看不透“本质”,祸莫大焉!
邱大明之案例,可为明鉴:纪律检查者反被纪律“撅”了,执法监察者反被法律“绳”了,公平正义之剑,让“以为你是谁”找到确切而“板上钉钉”的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