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小麦育种专家齐聚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共同探讨内蒙古优势特色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项目。据了解,该项目2023年6月正式立项,由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8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组成攻关联合体,开展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利用和育种攻关工作,着力培育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具有优势特色或重大推广应用价值的新材料、新品种、新品系。
种质基因库。(摄影:胡东育)
近年来,通过各级科研人员不断对小麦品种进行优选改良,巴彦淖尔市自主选育出国审品种“巴麦13号”,在产量、适应性、抗病性和加工品质及营养品质方面全面超越河套小麦传统品种。2023年,巴彦淖尔市推广种植“巴麦13号”8.1万亩,在小麦高产竞赛测产活动中取得了亩产1366.92斤的好成绩,创造了自治区小麦大面积示范高产纪录。
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杨蕾说:“接下来,我们还要和中国农大、内蒙古农科院这些高水平研究机构合作,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力争在3到5年时间选育出在产量、品质方面超越‘巴麦13号’的新品种,让中国碗里盛放更多河套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3年,巴彦淖尔市持续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实施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集聚科技力量联合攻关,强化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全力在种业振兴、新品种培育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育种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为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累计收集各类农作物、野生草种等种质资源282份,采集植物标本1万多份,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集存2.75万份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种质资源、2.97万份土壤样品;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建设小麦“三圃田”604亩,包括“永良四号”“巴麦13号”“红皮小麦”三个品种;打造农作物“看禾选种”平台14个,展示各类新品种农作物269个。这一年,巴彦淖尔市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14个,培育畜禽新品种华蒙肉羊1个,全市农作物良种繁育面积达到10.5万亩。
今年,巴彦淖尔市将继续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发、新品种培育及良种化水平提升三项工作,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培育农作物新品种10个以上,建设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1个以上。(作者黄景莲)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