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i 北方网官方网站!
  • 登陆企业邮局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站
####.##.##
i北方网官方账号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品鉴>画

胡勃:学画要学本,师画当师心

来源:新闻纵横网  发布时间:2019-09-10  浏览:15780  字体【 【关闭】
 

文/胡勃


    想成为大师绝不能菲薄传统。首先你得怀着尊敬的心学习传统,成为祖先的优秀后代,才有可能突破传统,成为后人之导师。能够站在前人肩膀上看得稍高一点点,稍远一点点,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中国画的美学精神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宇宙间天地万物皆有生命、蕴含妙理,山水花草溪流无不在说法,无不在呈现天理玄机,就看你是否拥有慧眼净心。悟到了,就“有道”了。 


    境由心发,心有大自在,才得大自在。当身心放松处于一种虚静状态时,笔由心至、墨随情发,心手相忘,满纸则有生气。
    不管中国画怎样发展,笔墨和人文精神不能变。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舍其就不能叫中国画;人文精神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空灵与境界、心性相关,一件空灵的作品,必定蕴含作者素净的心性,也会呈现一种特别的境界。
    境界的指向超越功利、现实、理性,其状态逍遥自在,自娱、自适,无意中触摸到生命的天机。
    艺术以真为贵,真既是美。画家用作品表现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他的情感经历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作品之中。

    有真情至性而后有真风格。


     石涛认为“心不劳则有画矣”,不劳即不累,是创作时的一种纯净心态。不考虑参展、获奖,不被市场牵制,远离喧嚣淡化欲望,远尘脱俗才能获得心灵自由,最大限度地接近艺术本质。
    一个学者型的画家应该是既有理论又有创作实践,既要具备多方面的修养又要拥有相当份量的作品,缺一不可。
    艺术家须有踏实的品质,是个诚实的人,能耐得住寂寞,锲而不舍,肯下功夫。
    正如醉酒者不知自己醉,真正的天才也不知道自己是天才,艺术只是他的生命,是他唯一表达感情的方式。经营的天才唯恐天下不知道他是天才,看起来很高明。
    好画家自信不自傲。自信自己在技巧上下过的功夫,自信在体验生活和创造时的真诚。不自傲、不感觉良好,正视自己的不足,要眼里不揉沙子、如芒在背。这既是一种眼力的修养,更是一种品格的锤炼。
    在到处谈钱的圈子里,总有一些直指人心的东西,而人心是无法欺骗的。
    画家可以卖画,画可以换钱。但总是有一些画家不是为钱而画的,有些画是与金钱无关的。
    画“简”难,难在高度概括、提炼,取一舍万、以少胜多,虽不足、不了、不到,笔不到意到,不言而人尽知,是言简意足、言简意赅。
    造型不过关,奢谈笔墨,犹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真理是简洁的,艺术亦如此,大家才能用最朴素的语言讲出深刻的道理。中国画用笔最讲简洁,一根线能解决的绝不用两根、三根,越是行家里手越追求线条的简洁。

    修炼成国画大家,画内工夫临摹写生白描色彩等技能训练相对容易,而属精神领域修养的画外功培养则难。心灵净化问题本来就够玄,训练过程、净化程度也都不好量化。


     人物画家也应涉足山水、花鸟,若不谙山水、花鸟,景补不好,人物感情、作品意境难得烘托表现。 
    中国画线条最难,境界也最高。以线入画准确概括应物象形写尽物状神彩,以线入画,以空白突出线条,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气韵生动,最得境界之妙。
    色彩是用心画的,是随情随境而发的真实感受。设色的灵动性、感情性、绘画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画家的才情,它的魅力源于艺术家的自我、激情、理想和期待。
     一方灼灼红印,点缀于水墨之间,书画统一,有提神之妙。尤其是那凝聚画家人生感悟和艺术见解的闲章,活脱脱道尽文人情怀,并由此可以窥见画家心灵和艺术境界,妙不可言
    美术教师不能只教给学生自己熟悉的创作题材和具体的技法,美术教育放在首位的应该是独立思考、判断,是训练提高学生的眼力、心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创作题材和表现方法,发现学生的艺术个性。
    学传统,是要学古人之心。学古人在没有画法之前从天地万物生化变化中悟出绘画之法的开拓精神。不能因为师承某位大师、某种流派而湮没了个性,也不能一味模仿前人技法而脱离现实,不顾描绘对象,甚至窒息了自己的创作精神。
    学画要动脑,善“悟”。一个“悟”字贯穿并主导从基本功训练到读书做人精神圆通的全部过程。是由此岸到彼岸的筏。
    绘画,学习传统是“师古人”,学习自然是“师造化”,自我修养是“师心性”。
    艺术应该顺应历史潮流,既坚守传统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构筑富有时代性、民族性、个性的艺术。
    画什么都能体现时代性。任何画家都无法逃脱他所处那个时代的风气。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心境不同画也不同。
    画照片未必不可。绘画史上不少大师们也画过照片,梵高就临摹过当时大师们的作品,而且比原作还值钱。根据自己采风、体验生活所拍摄的照片,或是杂志画报上的照片进行创作没问题,关键在于后期的“艺术加工”。照搬,很少能产生不朽的“艺术作品”,少数幸运者除外。
     现代科技发达,获取信息非常便捷,有些画家就卧游行万里路,相机写生,在电视、电脑上观察体验生活。我认为,读万卷书替代不了行万里路,即使技法纯熟,画得很“像”,也总有一种“隔“的感觉。
    即使画动物,也要像画人体一样熟悉其生理结构、形体特征、生活习性、神情等,最好能在动物生活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写生。画标本、画照片不行,即使动物园豢养的动物也没有大自然中的精神气质。
     画之大小不在尺幅而在内涵。有的画尺幅很大,咄咄逼人只是虚张声势,有的画小小风景,却有大千世界无限意趣。
     中国画教学,应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临摹是借鉴传统;写生是训练造型能力;创作既是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临摹、写生的归宿。要尊重学生,发现并张扬其艺术个性,调动学生的艺术潜能。
     画之大小不在尺幅而在内涵。有的画尺幅很大,咄咄逼人只是虚张声势,有的画小小风景,却有大千世界无限意趣。

     绘事四个坚守:坚守生活,师造化;坚守传统,师古人;坚守个性,师心性;坚守创新,面向未来。


    胡勃: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43年出生,祖籍山东莱州。中国工笔画会、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北京画院传统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1963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留校任教。
    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任教。
    曾任民间美术系副主任6年,任中国画系工笔人物画(胡勃工作室)主任15年。
    师从著名画家吴作人、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刘凌沧、李苦禅等先生,中西融汇,贯通古今,基本功扎实,创作理念新颖。擅人物、山水、花鸟,工写兼能,以工笔人物和小写意斐声画坛。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厚,构思奇巧,造型严谨,画风淳朴、清新、健雅,有格调,有意境,呈现静净之美,深沉之美、生机之美,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
    胡勃有很高的技巧,但作品中却不炫技巧,看得只是他的境界,是人文的涵养,这是中国画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培养出大批中国画和工笔人物画优秀人才。从70年代初期,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展览并获奖。代表作《夜色》《蓝色的早晨》《静影沉碧》《湘溪》《老来福》《搏克鹰姿》《锦绣苗家》等。



责任编辑:田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szj@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i 北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视频举报 电话:156-047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