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嘎黑马承载着千年游牧文明的智慧与红色基因的传承;飘香万里的策格见证着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创新融合……全域文旅的深度布局,把草原的文化魅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以文铸魂、以文赋能,在祖国北疆的锡林郭勒草原腹地,阿巴嘎旗正以黑马为笔、文化为墨,在草原大地上勾勒出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
阿巴嘎黑马的风姿。(摄影:呼努苏图)
“哈日阿都”擦亮文化品牌
阿巴嘎黑马,草原上的“哈日阿都”(蒙古语意为“黑马”),是兼具速度与耐力的优良品种。1958年,以阿巴嘎黑马为主要战马的“黑马连”成立,先后参加了《草原晨曲》《阿巴嘎旗黑马连》等影视作品的拍摄,让“哈日阿都”从银幕走向全国。
驯马现场,观者如潮。(摄影:武盛)
如今,这一承载着红色记忆的马种备受关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黑马选美、套马、驯马等传统项目观者如潮;在蒙古马超级联赛中,阿巴嘎黑马驰骋赛场……依托深厚的马文化积淀,阿巴嘎旗先后斩获“中国黑马文化之乡”“中国马奶之乡”等国家级荣誉称号。阿巴嘎黑马不仅是优良的畜牧资源,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活态传承。阿巴嘎旗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马资源优势,打造马文化品牌,让更多人了解马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策格飘香文化之旅
作为“蒙古八珍”之一的策格(蒙古语“酸马奶”),是游牧民族食药同源的智慧结晶。在阿巴嘎旗,传统的“木缸发酵+手工搅拌”工艺历经千年传承,如今正通过“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模式焕发新生。照富经贸、伊澌格生物科技等龙头企业牵头,将草原牧场的1536匹挤马奶骒马与57家牧户、12家加工小作坊串联成链,2024年,鲜马奶产量达484吨,产值突破1400万元,带动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品种多样的马奶制品。(摄影:武彩霞)
产业升级离不开科技赋能。近年来,阿巴嘎旗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进行校企合作,催生了策格冻干粉、益生菌片等便携产品;多项专利技术与企业标准的制定,让传统饮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走向全国市场。更值得关注的是,策格文化正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2009年以来,在连续11届黑马文化节、3次蒙古马超级联赛分站赛中,将策格品鉴、现场制作体验融入文化旅游,让游客在醇香中触摸游牧文明的温度,实现“舌尖经济”与“文化体验”双向赋能。
文旅共融拓宽振兴路
当黑马文化与策格产业插上文旅融合的翅膀,阿巴嘎旗的振兴路径愈发清晰起来。近年来,阿巴嘎旗以“文化+生态+体验”为核心,全力构建“全景式、沉浸式”旅游新生态。游客可以沿着北疆生态教育路线探访黑马驯养基地,在策格工坊亲手搅拌发酵马奶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酿造技艺,在旅拍营地定格万马奔腾的草原晨曦,还能在“孩子与马”主题文化苑参与马术训练、亲子研学、现场DIY、邂逅文创产品……从“骑黑马、游草原”的传统观光,到“饮策格、宿营地”的深度体验,再到马奶康养、文创设计等新业态,阿巴嘎旗正将单一的自然景观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可带走”的文化产品,真正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孩子与马”主题文化苑。(来源:阿巴嘎旗融媒体中心)
在阿巴嘎旗的实践中,文化不仅是“软实力”,更是驱动发展的“硬支撑”。通过挖掘黑马文化的红色基因与策格文化的产业价值,当地逐步形成“文化认同——产业增效——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如今,“草原神骏阿巴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文化自信在产业振兴中愈发坚定。正如草原上疾驰奋进的黑马,阿巴嘎旗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鞍”,以守正创新发展为“蹄”,以弘扬蒙古马精神为“径”,在北疆大地上踏出一条“文化铸魂、产业赋能、文旅共融”的振兴之路。(作者武彩霞)
责任编辑: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