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i 北方网官方网站!
  • 登陆企业邮局
  •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站
####.##.##
i北方网官方账号
当前位置:首页>调查

​为什么官员会抑郁?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7-04-17  浏览:38955  字体【 【关闭】
 
作者:吴法天
  4月9日下午,安徽蚌埠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肖超从办公楼坠楼身亡。警方调查后排除案件可能。据了解,肖超失眠已达半年。
  4月10日上午,湖南娄底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邹利民在湖南省检察院东来苑家属区坠楼身亡。有娄底市政法干警称,邹利民生前有抑郁症。
  两名官员坠楼身亡的时间相隔不到24小时。
  调查数据称,自2009年至2016年8年间,统计有248名官员自杀、失踪或疑似自杀,其中约半数被明确诊断为抑郁症,自杀官员年龄集中在45岁到55岁之间。历年非自然死亡官员的数字分别是22人、25人、23人、17人、11人、60人、 51人、39人。
  对此佐证一则新闻是,2009年以来有243位官员自杀,专家称半数确认抑郁症。
  从公开报道中进行统计,发现自2003年8月底至2014年4月初,被各级官方认定为自杀的官员达112人,其中省部级官员有8人,厅级官员22人,处级官员30人,处级以下官员52人。
  有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患者超过2600万人,自杀死者四成抑郁。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官员因抑郁而自杀的比例高于普通人。但被曝光的部分自杀官员,是正在接受组织调查的中途,选择了坠楼。“组织调查”所构成的现实压力,可能是普通人所不能理解的,是属于官员自杀原因中特有的方式。
  比较典型的就是刘志军案中,中国中铁总裁白中仁于2014年1月4日下午从自己家中楼上跳下自杀。而在他自杀前,铁路系统已有一名年仅39岁的南宁铁路局总调度长李智,因为抑郁症而跳楼身亡,当时是刘志军案爆发后全国铁路系统第一例处级干部自杀。除了白中仁,另一家央企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公司一位高管,也曾在哈尔滨出差期间坠楼意外身亡,坠楼原因,据说也是因为抑郁症。
  李智自杀前,就传出涉前局长邵力平双规案。当时,铁道部派来的检查组对南宁局进行了大检查,很多干部都被叫去谈话,李智的自杀被认为与邵力平被双规有关。有人说,李智在南宁铁路局属于少壮派,位高权重,事业正处于上升期,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不是特别的原因和非死不可的理由,很难想象李智会这么不理智。心理学家分析认为,现在很多官员自杀都是被抑郁症,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抑郁症,从李智家庭背景和自杀的一些情况来看,他应该是作了充分的计划,肯定是作了权衡之后才选择了这种方式结束生命。
  迄今为止,抑郁症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概括的说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抛开生物和心理的原因,社会因素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且跟患者所处的社会阶层有关。官员相比于普通人,承受的压力可能更大,尤其是在接受调查前,或者接受调查期间。
  不能说,是身居要职导致了抑郁,但不能否认是重要位置上的压力促进了抑郁。我相信这些因严重抑郁而自杀的官员,在组织人事考察的时候,是以健康的心态通过选拔和提升的,他们原本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那么后来又是什么使得他们不堪重负呢?
  是工作压力太大,殚精竭虑,忧国忧民?
  是为中国改革的未来积劳成疾,夜不能寐?
  是遭受迫害后以身殉国证明自己的清白?
  还是因为高压反腐形势逼迫他们为了牺牲自己保全他人?
  至少我认为,他们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也不是合格的公务员,这样的心理素质完全不适合为官,承担艰巨的社会责任。组织上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这些带病工作的同志呢?
  如果他们因抑郁不能从事工作,为什么不让更为健康的同志上?
  人民不是让你们来当官,是让你们来干事,至于因为涉嫌腐败而抑郁吗?
  我这些年来所看到的社会阴暗面,所承受的压力,绝对比普通人大得多。在坚持正义之路上,我还不断地受到各种污蔑、诽谤、威胁、恐吓和打压,甚至因为实名反腐而经常处于危险当中。按理说,我应该也很抑郁,但是我的心理却非常强大,没有一丝一毫的抑郁。
  去年,我在朋友圈发过一组关于抑郁指数的心理测试题,一共15道题目。0-4分为没有抑郁,5-10分为偶尔有抑郁情绪……31-45分是有严重抑郁症并需要治疗。我测了一下,我的得分是0,也就是说完全没有抑郁。
  像李达康或者侯亮平那样的有挑战有压力的工作,你们官员觉得抑郁,可以让我试试!

责任编辑:江伟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报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0 ibeif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大旗网络 
商务合作:139-4719-0357 蒙ICP备18006029号-1  营业执照  网址:www.ibeifang.com.cn 投稿邮箱:szj@ibeifang.com.cn
版权声明: i 北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视频举报 电话:156-047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