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万里/文
哈拉沁蒙古族人生活在突泉县永安镇,共有蒙古族五千多人,主要分布在该镇以哈拉沁村为主的几个村屯,呈现出突出的聚居形态。作为一个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哈拉沁蒙古族与周边汉族兄弟和睦相处,结下了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
突泉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县,它的周边地区几乎全都是科尔沁蒙古族,就像花的海洋中点缀着一片绿洲。而在这片绿洲之中,又盛开着一簇艳丽的奇葩,那就是哈拉沁蒙古族。这种“蒙外环汉,汉外环蒙”的民族布局,是十分少见的民族居住现象。
然而,这种在今天看来十分奇特有趣儿的“大杂居、小聚居”现象,却是与十九世纪末一场骇人听闻的民族劫难分不开的。
据考证,哈拉沁蒙古族的族源来自喀拉沁蒙古族,是19世纪末一部分喀拉沁蒙古族人为躲避“金丹道之乱”,从原卓索图盟喀拉沁地区迁徙过来的。他们的原籍多是建平县、建昌县、凌源县等县,这些地方都是清末民初原喀拉沁地区所设的县。“哈拉沁”是“喀拉沁”的转音。
卓索图盟是清朝时期东蒙地区的一个盟。清朝初年,清廷为了笼络和控制蒙古族,把内蒙古地区按部落划分了6个盟59个旗。卓索图是当时的6个盟之一,位于今辽宁省西部、河北省的东北部。卓索图最初辖喀喇沁部、土默特部2部5旗,即喀喇沁左翼旗(地域大体相当于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县和建昌县)、喀喇沁中旗(大体相当于今天的赤峰市宁城县和河北省平泉县、辽宁省建平县的全部或一部)、喀喇沁右翼旗(大体相当于今天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和河北省围场县、承德市、平泉县及辽宁省建平县的一部分)、土默特左翼旗(大体相当于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通辽市库伦旗东南部)、土默特右翼旗(大体相当于今天辽宁省朝阳、北票二县)。5旗会盟于土默特右旗境内的卓索图(今辽宁省北票县境内),故称卓索图盟。民国以后调整为2部7旗,新划入了唐古特喀尔喀左翼旗、锡埒图喇嘛库伦旗。清初对蒙旗实行封禁政策,禁止汉民进入蒙地。雍正十年(1732年),清政府为了解决内地旱灾饥民问题,制定了“借地养民”的政策,有限度地允许灾区汉民进入蒙地从事农牧业生产;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开始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对蒙地解禁官放,招民开垦耕种,从事农业。由于汉民的大量涌进,原有的盟、旗行政机构已经不适应了。清廷又在放荒旗地汉人聚居区增设了一些县,实行蒙汉分治的体制。卓索图盟境内先后设置了凌源县、建平县、平泉县、朝阳县和凌南设治局、宁城设治局等6个县局。卓索图盟的地域相当于今天的赤峰市喀喇沁旗、宁城县和辽宁省朝阳地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及河北省平泉县北部、承德、围场的一部分。
1891年,在卓索图盟发生了一起金丹道暴乱事件。这一事件引起了蒙汉之间的相互仇杀,并且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在蒙汉民族关系史上造成了深深的隔阂,后果十分严重。
所谓“金丹道”,即是反动会道门“一贯道”的前身,道首叫杨悦春,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敖汉贝子府南包括建昌、建平、朝阳一带。这一带地区长期以来,因汉民租种蒙旗土地及地租问题而使蒙汉民族间一直矛盾较深。杨悦春利用这一矛盾,蓄意制造暴乱,残酷地驱赶和杀戮蒙古同胞,制造了一起起骇人听闻的血案。
光绪十七年(1891年)春,以杨悦春为首的各会道门,加快了暴乱准备。他们以敖汉贝子府附近的大黑山为据点,聚集了大量的道众和亡命徒,制定暴乱计划,并造谣说贝子府正准备集中全盟蒙兵“杀人腾地”,进行暴乱前的舆论宣传。这一年的十月初, 建昌营驻扎贝子府的绿营官兵调到建昌会阅,贝子府空虚。杨悦春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个天赐良机,于是便决定趁这个机会发动暴动。十月初十这天半夜,杨悦春带着大队道众,包围了贝子府,并展开进攻。惨祸临头之际,贝子府里的蒙民一点都不知道,这时都已经入睡,因而毫无防备。所以,杨悦春带着匪众毫不费力地一拥而入,占领了贝子府。然后,匪众便冲进了蒙民住户各家中,不问男女老幼,一律尽行砍杀。被害者大多数都赤身露体,缺手断腿,焦头烂额,其状惨不忍睹。当时只有贝子之长孙经一随侍背着逃了出去,得免杀身惨祸。
攻陷贝子府的第二天,喀拉沁右翼旗东川(今建平县)一带的道众也闻风而动。他们聚合了七百多人。这些人属临时起事,所持器械不一,有的持菜刀,有的持斧镰,还有的将锄钩抻直,捻成利锋状以充军械。位于喀拉沁右翼旗东面的旗王室祖陵王子坟,过去王府禁止在此处打柴,暴徒因念此旧恨,首先放火焚烧了王子坟。随后,他们以此为起点呼啸而起,开始进攻附近的大城、新城、斯罕城、七官营子等蒙民村落,每攻陷一个村屯,便对全村进行惨无人道的焚烧、抢掠和杀戮,侥幸逃脱的蒙民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被这些暴徒所杀,房屋被焚毁。敖汉,土默特二旗等地侥幸逃生的蒙民扶老携幼,悲啼哭号,纷纷向东逃到喀拉沁右翼旗王府避难。
二十三日,喀喇沁王旺都特那木济勒派辅国公林沁多尔济、管旗章京达兰台等,临时招募难民约五百名,分给军械,前往迎剿金丹道匪众。队伍走到上烧锅这个地方时与匪众相遇,经蒙兵奋力拼杀,匪众被杀四百多人,其余逃进附近的烧锅店院内躲藏。蒙兵冲进去后,连砍杀带火烧,将匪众杀戮净尽。随后蒙兵闯入各店院,任意搜抢汉民,稍有反抗,即以通匪罪名而遭杀害。
接着,金丹道匪众又制造了一起血案。二十六日这一天,有敖汉等旗逃难蒙民两千余人,来至老哈河西山嘴子(今喀喇沁旗马蹄营子乡)住下,准备第二天继续前往喀喇沁王府。没想到第二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大股金丹道匪众。将逃难蒙民围在一个大院子里,两千余口,全被杀尽。有的是用铡刀铡死,有的被牵到石槽里砍死,以至于几十个石槽里满是人血。而妇女死得更惨,在遭奸淫后,阴私处多被刀割。幼孩则被匪徒挑在枪尖上,让其挣扎取乐。带着复仇的怒火,十一月初一,喀拉沁王府蒙兵二次出征剿匪时,在前往老哈河川的一路上,所到之处周围二三十里内的汉民很多人被抢被杀,有的是全家被满门抄斩。
后来,由于匪势渐大,官府开始派兵进剿。十一月初二,官军先是在喀喇沁中旗万成当剿灭匪众三千人, 金丹道匪众从此走向厄运。后来经过官军的长期进剿,金丹道暴乱渐渐被平息。
这次金丹道暴乱,是卓索图盟历史上从没有过的惨祸。这一惨祸造成了数万无辜的蒙汉平民丧失了生命,严重破坏了当地蒙汉人民的团结和和平生活,带来了较长时期的社会动荡。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蒙民向周边地区逃难的难民潮。
哈拉沁蒙古族人最初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来到现住地的。当时,突泉县蛟流河以北包括哈拉沁沟在内的地区,都属于札萨克图旗旗地。在此以前,清朝政府对蒙古旗地实行的是封禁政策,禁止各旗间蒙民越界往来,禁止蒙民与内地汉人进行经济文化交往,并禁止旗外汉人进入旗地开垦从事农耕。但到了清末,札萨克图旗的王爷为弥补王府财政不足而私自放荒,收取地租。在旗的南部已有一些“外旗蒙古”进入租地垦荒。这个背景原因,使哈拉沁蒙古族人能够顺利地在札萨克图旗落脚。哈拉沁蒙古族人素来勤奋。他们在哈拉沁沟定居下来后,披荆斩棘,垦荒种地,主要从事农业,同时也兼营牧业,过着祥和、宁静的生活。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独特民族文化。在与周边汉族人的交往中,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繁荣,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如今的哈拉沁蒙古族人,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哈拉沁蒙古族人生活境遇的今昔对比,深刻地告诉人们:民族间团结合睦是各民族的共同福祉。中华民族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相互依存,理应合睦共处。只要我们倍加珍视民族团结,就一定会走上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光明大道。
——————————
附:参考文献资料:
《突泉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科右前旗文史丛书《科尔沁右翼前旗370年》,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
责任编辑: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