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楼市被打了很多标签。
举例来说,看涨的专家,比如李铁,总是以“城镇化”、“居住品质提升”、“农民进城”作为理由。看跌房价的人,又以“居民杠杆率”、“人均居住面积”、“房屋空置率”作为反驳的逻辑。
毕竟,房地产市场的体量,已经与2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了,专家们的争议越来越多,有房族和刚需之间,观点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根据平安证券房地产团队的研究报告,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在2018年首次突破17亿平方米,销售额同比上涨12.2%,多家房企利润也明显上升,万科、恒大、碧桂园三家龙头房企“日赚”接近或超过1亿元。
请注意这个数字:17亿平米,这就是楼市如今的体量,用“庞然大物”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然而,17亿平米的楼市,可能要“凝固”了。
何为“凝固”?涨不动,跌不了,有钱的已经买了,没钱的宁可等等再说,市场成交趋于清淡,限购、限贷、限售措施频出,从京沪深到新一线,从二线到地市,从县城到城郊,房企用促销换回款,业主用降价换现金,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成交周期不断拉长。
以下几个消息,足够说明问题。
第一,15个城市发布禁涨、限售政策,严阵以待。
据中新经纬近日报道,根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019年下半年以来,至少已有15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政策,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比如,苏州年内第四次加码调控,在土地出让、居民购房政策、住房信贷税收等方面进一步收紧。大连发布通知,要求实施商品住房价格指导。洛阳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明确表示要以2019年4月签约均价为基准价,再售房源价格原则上均不得高于该基准价。
此外,厦门印发意见,加强对商业、办公类建设项目管理,遏制商办类建设项目变相改造为公寓、住宅等“类住宅”建筑。宁波则剑指房企违规收取认筹金,出台商品房销售认筹管控政策。三亚、郑州、呼和浩特等地也先后发布通知,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治理。
禁涨,禁的是房价涨幅,简单有效。限售,限的是二手房投机,立竿见影。
第二,央行、社科院“摆明态度”,住建部出“重拳”。
在8月中下旬,央行副行长直接表示:房贷利率不会下降。
在8月25日晚间,央行发布了房贷利率调整的公告,自10月8日起,房产按揭贷款利率机制,从过往的“基准利率乘以上下浮比例”,改为“LPR+加点”,按揭利率的“锚”,不再是基准利率,而是LPR。
短短几天时间,央行连续发声,加上发布措施,态度非常明确:房地产会继续保持平稳。
社科院在2019年8月《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中指出: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当前住房总量供应较为充分,住房市场从总体看并无较大的实际增值空间。
意思很明显,还指望炒房赚钱的人,已经“落伍”了。
此外,住建部在最近一段时间连连出手,先是在8月中旬表示,将加快推动住房保障,明确住房保障设计和基本框架,为规范保障房准入使用和退出提供依据。
随后又发布了实现房屋交易合同网签备案全覆盖的通知,系统多部门联网,在第二次房产普查、房产税落地预期的前提下, 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如果说社科院的报告只是一种观点的阐释,那么央行房贷利率参考LPR的机制、住建部发布的推进保障房、网签备案全覆盖,则像一记“重拳”一般,让楼市气氛更快得回归理性。
笔者认为,这预示房地产市场的“寒冬”提前来了。
虽然还是初秋,今年的“金九银十”,却似乎有成为“史上最冷”的兆头,数据显示,在8月份,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降10%,同比下跌7%。二三线城市成交量同环比双降,跌幅分别为3%和6%。
显然,天气虽然还算凉爽,楼市的温度却直线下降,不光是成交量,还有卖地收入、房企融资额、土地市场溢价率,都出现了明显走弱。
不过,需要强调一点:所谓“寒冬”,更多的是指在土地流拍、房企降价促销、二手房成交清淡的基础上,市场气氛回归理性,并非是指楼市会出现大起大落。
早在七月份,包括《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就已经对下半年楼市做出了展望,寒冬提前到来丝毫不令人意外。
《经济日报》的报道说:展望下半年楼市,大致能够用“稳”“严”“紧”三个字进行概括。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将得到进一步落实。既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又避免大起大落。
7月底,《每日经济新闻》指出:热点城市不再公布房价,房地产融资全面收紧,楼市调控已超出预期。
8月份,《经济参考报》报道称:下半年政策仍将以稳为主,但房地产市场面临进一步规模调整,同时应当警惕部分三四线出现新的库存风险。
密集的发声,意味着密集的信号,注意,“稳”字,就是防止大起大落,大涨不可能,大跌亦然。
这就是预期的重要性,15个城市密集发布调控措施,只是大环境下的“小插曲”,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而央行、社科院、住建部密集的发声,就相当于一套“组合拳”,将房地产市场“锁定”到固有的位置,让价格变得更平稳,让刚需族买房有更多的余地。
责任编辑:张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