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问之
在今天,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买卖商品。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呢?
还记得中考、高考时,总会有一批同龄人去读了技校、中专,都说,学一门技术总是好的!
父母一辈也多是这样去想的,因为曾经有一个时代,学技术才是真的热门。
很多人印象深刻的蓝翔广告,代表了主流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望
好就业,包分配
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能够升入高中,进而进入大学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毕竟那个时候大学还没扩招。
而读个职业学校,学个技术,毕业还能包分配,最起码工作不愁,职业教育开始成了香饽饽。数据显示,1980到1985年间,中专、技工学校在校生增长了26.4%,9.1%。农业职业高中学生甚至增长了4.8倍。
而同期高中在校生却减少了24.6%,由此可见当年学习技术的热门程度。
国家对这方面也还很重视,从1987年到1992年,国家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从0.603亿元上升到14.21亿元,每年增加18.7%。
我很清楚的记得,初中时老校长说过:那个时候啊,咱学校学习最好的才能去XX学校。(某职校)
这是属于职业学校的辉煌时代!
劳动力=商品
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顶峰,也是无数学生命运的转折!
这一年,也是统分统配——民间流传的“包分配”制度瓦解的一年,也是教育市场化开始的一年。今天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这一年找到源头。
取消“包分配”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包分配的基础快不存在了。90年代的国企改革导致大批国企工人下岗和国企倒闭,已经没有了容纳那么多毕业生的渠道。而沿海外资代工企业,根本不需要很多技术,与其雇佣职校学生,还不如直接招农民工,价格便宜又吃苦耐劳!
此前职业教育大发展造就一大职校生怎么办?
国家解决不了,那就自己解决。这个过程,叫市场化。在市场上售卖自己劳动力的学生,叫做商品!
商品是可以买卖的,只不过在哪个时候,还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疯狂的局面。
进入21世纪,随着沿海代工厂不断扩张,内地城镇化工业发展,用工需求便是“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校企合作”、“实习”等雇佣学生工的情况开始出现。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扶持、补贴政策逐步取消,学校也变着法想从学生身上捞钱,校企合谋之下,只有被贩卖的学生。
名为实习,实为雇佣廉价劳动力
真正的“工学结合”是什么样的?
有意思的是,“工学结合”模式正是政府大力提倡的模式,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表示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然而这一初衷看似美好的模式,在现实中却走了样,变了形。
“工学结合”曾是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时期的优秀经验。建国初期,需要快速建立起一套工业体系,也需要快速培养工业人才!除了建立一套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会鼓励半工半读的学校和工厂,即学生进厂实践,工人进学校读书。这一套制度,既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也为企业培养了专业人才。
统分统配制度,也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此时,学校和工厂并没有资金交易,学校是国家办学,企业也无需榨取学生的生育价值,学校学生和工厂工人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一旦职业教育发展推到了市场上,学校要将学生送到企业,获得资金好来办学,甚至可能都只是为了利润,才不是为了教育!企业需要获得灵活而且廉价的劳动力增加利润,简单化的大生产又哪里会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呢?
这种情况下,学生交了学费学不到知识,干了工作学不到经验还要被压榨!这哪里是在办教育,根本就是在做生意!
而想要让职业教育实至名归,首先必须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学校和企业交易赚钱的一部分!